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科创供应链“破局”,光谷创新生态圈渐入佳境

2024-07-15 11:39支点财经

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数据监测中心

(湖北科创供应链有限公司提供)

科创链带动产业链,聚合起光谷企业的科创能量场,正在加速构建光谷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要素分散、供需错配、能级不强……

针对以往科创对接中的痛点,设在光谷的湖北科创供应链公司创新作答:平台给每条信息都配备了“技术经理人”,在AI智能匹配的基础上,技术经理人进一步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再全流程参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对接,实现“1天对接、5天详细沟通、15天给出方案”,跑出了科创“光谷速度”。

“湖北科创供应链成立半年来,已为近3000个项目完成匹配,活跃企业突破3.16万家,企业科创对接质效提升明显。”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李春龙介绍,作为全国首个打通科创堵点的供应链平台,湖北科创供应链能帮助科创企业实现技术、人才、金融、场景等全链条创新要素的智能匹配。目前,平台已联动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离岸在岸,访问量突破210万次。

以“链”破局,用科创链带动产业链,聚合起光谷企业的科创能量场,构建光谷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提升了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创新活跃度,也为全国科技创新探索出科创供应链的光谷实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张晶晶正在推进微流控芯片研发技术。(湖北科创供应链有限公司提供)
一周即完成科创“相亲”

晏文临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信息专业出身的他,已成功创办多家科技型企业,但他心中一直有个“实业梦”。两年前,他瞄准了智慧农业赛道。

“湖北是我国水产养殖大省,但并非水产强省,差距就在水产养殖技术。”两年前,晏文临在和某高校研发团队交流时发现商机:若能完善循环水水质监测和处理,提高单位养殖密度,并统一在岸上养殖桶养,就能彻底改变行业“靠天收”的问题。

为此,晏文临跑了省内多家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把有可能合作的几所院校的专家全拜访了一遍,但项目推进依然没有进展。

“那种被多家机构连续拒绝的滋味,真不好受。”年过五旬的晏文临涨红了脸,苦笑着说。

不过,他也表示理解,“科研人员所关注的方向往往同企业的诉求存在差异,初创企业应用技术投入精力要求高、风险大,对方为什么要全身心帮你?”

就在晏文临准备放弃时,他了解到光谷有个科创供应链平台。抱着试一试的想法,4月16日,他在平台发布了一条“微型温湿度计”的技术需求。

一周左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回应,并提出了《蓝牙微型温湿度传感器开发方案》。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传感器原型样机设计。

尝到甜头的晏文临又一口气发布了5条技术需求,包括现代农业园艺机械手和水生动物行为智能分析技术等,也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接单”。

“我们正好有技术基础,和企业的需求很匹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张晶晶说,晏文临提出的“换道超车”新思路,对科研机构很有启发。以“用”为导向、以需定研的技术研发路径,更贴近市场需求,团队在研发中也有获得感。

为提高转化效率,张晶晶推掉了正在洽谈的研发项目,一心一意与晏文临合作完成成果转化。如今,晏文临每天都要和张晶晶进行项目沟通。他拿出手机,笑着给支点记者展示,“凌晨一点,我们还在头脑风暴,相见恨晚啊!”

目前,国内基于农业场景的精准传感和大数据平台还处于早期阶段。晏文临与张晶晶计划,攻克关键技术之后,他们将进一步细化传感器使用场景,开发出种植、培植、养殖等不同农业设施使用场景,真正做到智慧农业全覆盖。

在湖北工建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产品经理付帅看来,湖北科创供应链更像是“科创淘宝”平台,找技术就像网上购物一样便捷。

“在光谷,技术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无形的墙已经被打破。通过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我们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实现了技术的‘点对点’连接。”美益添生物医药(武汉)有限公司创始人沈鹤霄介绍,在高校的帮助下,公司提高了肠道菌群技术研发速度,研发时间至少缩减了3-5年,企业也在青少年抑郁症绿色治疗这一世界难题上抢得了先机。

黄石东贝公司内,机械臂有序运转。(记者 薛婷 摄)
跨区域合作“一键触达”

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的外溢效应正在显现,许多光谷之外的企业也在平台找到了自己的“技术盟友”。

湖北上市公司东贝集团旗下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石东贝),是一家研制生产制冷压缩机的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生产15大系列400余个品种压缩机,产品用于冰箱、冰柜等家用电器,以及商超用冷冻陈列柜、车载冰箱等商用领域。

近年来,黄石东贝发现,用于科研领域的超低温压缩机不仅市场需求量大,且价格弹性较高。不过,这也意味着技术研发难度更高。

“传统家用制冷设备低温多为-40℃,公司想开发的超低温小型制冷机,最低制冷温要达到-200℃,只有无油压缩机才能做到。”黄石东贝研发中心负责人袁庆庆深知,公司目前技术攻关能力有限,必须向外借力。

怎么借力?如果单靠企业一个个对应找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至少需半年。袁庆庆意识到,市场不会原地等待,必须争分夺秒找到技术合作方。

哪里对接最快?公司想到了黄石市科技局跟他提到过的湖北科创供应链。

“没想到对接效率这么高。”4月23日,黄石东贝在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提交了“面向低温探测器的液氮温区小型制冷机研制”技术需求。两天后,得到中国科学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回应,5月15日,双方完成对接。

黄石东贝研发中心技术专家吴永恒表示,该技术突破后,将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科研制冷设备等领域,有利于加快企业完成高端产品线,同时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市场效益将得到极大提升。

自4月15日,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地市州专区上线以来,累计有近1.5万家企业或机构注册账号。其中,黄石、仙桃、襄阳等地的20余家企业通过平台“下单”的技术、人才、金融需求,获得快速响应。截至6月中旬,该平台已成功撮合了武汉科创资源与地市州企业近30项合作项目。

该平台还能突破湖北省域的地理空间限制,“一键链接”全国中科院115家院所资源及30余家实验室、工研院、服务机构资源,真正实现跨区域AI智能匹配。

天网“链”接,地网筑基。在线下科技网格服务中,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已形成1个服务中心、8个园区挂牌服务节点和N个专业服务驿站格局。

立足湖北、联动湾区、融入全球。目前,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已完成离岸在岸“双中心”建设,建成大湾区和欧洲离岸中心,链接了大湾区及境外研究机构50多家,对接项目超150个,已形成25个项目落地方案。

离岸在岸,无缝对接。前期,离岸创新中心发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氧化镓第四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有产品验证测试和落地转化需求,立即组织与湖北九峰山实验室对接,目前已就相关研发验证和项目落地达成合作意向。武汉水之国公司苦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培养红菌难题,在该平台上发布联合研发需求后,离岸创新中心很快找到了对接方,促成了技术合作。

子平台深挖全链条需求

在科创供应链基础上,光谷还围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搭建了专业子平台,包括长江光电子供应链、奥绿新医疗器械CDMO研发生产平台、湖北省药品MAH转化平台等。

近年来,得益于长江光电子供应链的产业平滑作用,A公司的库存管理“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A公司是国内通信光纤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约300亿元。因产品销量大、生产环节多、流程长,该公司物料供应通常采取计划备货模式,备货金额超200亿元,涉及通信、计算机、电子等多种产品体系。

以往,受采购原材料价格和市场波动等因素,该公司备货模式会出现库存呆滞情况,原材料储备准确性甚至不足五成,不仅占用了企业资金,还影响了新品研发速度。

“现在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客户要求中标后,3个月内必须完成供货,原来的计划备货模式已经跟不上这种快节奏的产业需求。”A公司库存项目负责人很苦恼,电子料不像钢铁物料,不仅迭代快,价格下滑也快。更苦恼的是,随着新一代技术的出现,原来的数据产品价值会大打折扣,企业的损失会更大。

光谷是光电子产业聚集地,需要有一个对接光电子供应需求的行业平台。在此背景下,长江光电子供应链应运而生。

A公司库存项目负责人表示,借助长江光电子供应链,公司获客更便捷,价格更加透明,平台集约性更强。

目前,长江光电子供应链已经成为A公司售卖电子料库存的主要通道,每周都会有5—6单企业存货交易业务。

“在该平台上,不仅龙头企业能解决库存难题,小企业无‘芯’可用的困境也得到了缓解。”湖北长江光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承路介绍,中小企业因议价能力弱,经常没有芯片可用,而平台基于光电企业上下游客户资源和海量的需求数据,为更多小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相较于湖北科创供应链的科创属性,长江光电子供应链更侧重生产要素属性,提供通用料集采、国产芯通道、库存优化和中小企业供应链托管四项服务。”彭承路称。

目前,长江光电子供应链已是科创供应链旗下第一大子平台,注册企业数量超7000家,其中就有中国信科等光电子行业龙头。因产品对接速度快,物料采集全面,该平台也被行业称为“京东版光电平台”。

作为光谷第二大重点产业,生物医药企业也通过奥绿新医疗器械CDMO研发生产平台,实现了抱团发展。

奥绿新医疗器械CDMO研发生产平台负责人孙云介绍,平台已完成从临床创意到创新医疗器械产品量产的全过程介入,与100余所知名三甲医院达成合作,200余位全国顶尖医学专家入驻平台,实现“端对端”科技成果转化,临床应用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目前,该平台成功引进50余家创新医疗器械企业落户光谷生物城,有4个项目获准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

打造药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的湖北省药品MAH转化平台,则为药企构建起上下游合作体系、仿制药CDMSO合作开发体系、创新药转化医学+投研联动运营体系。目前平台实施项目30个,有9个进入产业化转化阶段,平台还引进约20个外省项目机会,预计可带动产值超2亿元。

一个供应链就是一个生态圈。今日之光谷,一条条供应链拔节生长,汇成一个个鲜活的科技和产业生态圈,推动湖北科技和产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