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湖北这个重大项目,成功!
1月9日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能建)
投资建设的“能储一号”
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
在湖北应城全容量并网发电
这个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
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恢宏画卷再添一抹亮色
创造三个全球记录
湖北应城压气储能示范工程项目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个全球纪录”,以及6个行业示范、数十项国际首创,实现关键核心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国产化,填补多项国际空白,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共计200余项,标志着中国压气储能技术率先进入300兆瓦级工程化新时代,引领我国登上新型储能世界之巅。
当日,中国能建“能储一号”品牌正式发布。“能储一号”是在中国能建牵头组织下,联合国内百余家产业链合作伙伴,自主打造的大规模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也是全球首个具备大规模非补燃压气储能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产业链供应体系的新型储能解决方案,可在300兆瓦及以上压气储能项目中实现工程化应用,具有“高功率、大容量、深调峰、强构网、全绿色、安全可靠”等十项新技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问题,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
“此次‘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压气储能工程的全容量并网发电,为系统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是中国能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全面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体现,也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勇闯新路的标志性成果,将为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释放发展动能。”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
“能储一号”是什么?
作为我国新型储能走向全球的“国家名片”,“能储一号”全球首座工程于2022年开工建设,利用湖北省云梦、应城地区丰富的盐穴资源,打造了全球首创、全绿色、非补燃、高效率的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气储能创新成果。
工程集“深、大、长、绿”突出特点于一体:
深地空间向深向远,最深处达600米,经过联合技术攻关和实验论证,掌握国际首创技术、制定行业标准20余项; 大功率大容量刷新纪录,单机功率达300兆瓦级,储能容量达1500兆瓦时,地下储气库达70万立方米,相当于260个标准游泳池,单个承压球罐容积达3500立方米,直径19米,为世界最大; 长时储能效果显著,每天蓄能8小时、释能5小时,时长设置与国内电力系统日波动周期相匹配,同时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以上; 绿色全流程,全程无化石燃料参与,实现零碳排放,预计年发电量接近5亿千瓦时,相当于可以满足25万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能储一号’每年将节约标煤15.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1万吨,可有效应对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间歇性和随机性,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新能源消纳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能建首席专家,数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明忠表示。
“能储一号”使用全球最大的承压球罐,单个球罐容积达3500立方米,直径19米。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项新型蓄电技术,因其建设周期短、大功率、长时间、高安全、长寿命等优势而成为能源行业追逐的热点,是目前除抽水蓄能之外最为成熟的物理储能技术之一,业内堪称“超级绿色充电宝”。
压气储能电站利用空气进行发电,主要由压缩系统、储换热系统、储气系统、膨胀系统和发电系统等设备组成。
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能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入盐穴、人工硐室等密封储气库。压缩空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则以热水、熔盐等形态储存在地面的储热罐中。
用电高峰时,地下储气库释放所储存的高压空气,储热罐释放所储存的热量。高压空气被加热后具有极大的膨胀力,驱动空气透平发电机组,产生电能向电网供电。
绿电储放新图景
同日举行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能建数科集团与应城市人民政府、潜江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应城二期项目、湖北潜江35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应城二期项目在一期成果基础上,规划建设2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湖北潜江35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整体规划建设5套35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分两期建设。
中国能建作为能源建设领域的主力军、国家队,依托全产业链业务优势,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取得了一系列以湖北应城项目为典型代表的创新成果:发布中国能建660兆瓦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海南州全绿色电站示范基地规划,启动湖北潜江5×350兆瓦、山东菏泽3060兆瓦新型储能基地和甘肃酒泉、山东泰安、陕西铜川等一系列示范项目建设。
同时,中国能建加强产业协同和联合技术攻关,携手产业链30余家头部企业,共同研发首台套关键核心装备和储气库建造关键技术,形成100余件授权专利、20余件发明专利、30余项技术标准、50余项技术突破,通过“央地合作”“盐电联营”“筑巢引绿”,构建绿电低碳循环经济,带动传统装备制造升级、新型材料装置突破、闲置深地空间再利用,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
未来,中国能建将以“能储一号”全容量并网发电为契机,与产业链各方一道,携手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绿色发展新高地、产业集群聚集地、融合创新示范地,推动压缩空气储能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大规模方向进行技术革新,助力我国新型储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