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人才链开放链并驾齐驱 鄂州“全周期”护航企业发展
鄂州葛店经开区,员工在湖北芯映光电无尘车间加紧生产赶订单。
鄂州临空经济区设置项目建设特色服务区,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图为3月18日市民在办理业务。
3月的鄂州,繁花锦簇,生机盎然。
鄂州东侧,花湖国际机场飞机起起降降,货物进出口忙;鄂州西侧,武汉新城项目建设、生产创新忙。
鄂州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鄂州市以花湖国际机场和武汉新城建设两大省级战略为引擎,产业链、人才链、开放链并驾齐驱,以优质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构筑起支点建设的“硬支撑”。
近日,2024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及成效明显地区,全省105个改革事项中鄂州入选30项;全省19项改革事项纳入创建国家试点,鄂州占有其中8项。据了解,连续3年来,鄂州优化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列。
产业链
新兴产业汇聚而来
今年的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主屏核心显示器件由湖北芯映光电有限公司(下称芯映光电)提供,近2.6亿颗灯珠形成的画面令人震撼。去年巴黎奥运会,芯映光电点亮了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6000平方米的透明光幕墙。
2021年7月,芯映光电追“芯”落户葛店,成为三安光电的下游配套产业。“葛店经开区实行包保秘书服务,有呼必应、应必有果,公司每年效益以20%的速度增长。”公司负责人王建华介绍,公司新的厂房已经建设完工,现在正在安装设备,即将全面投产,预计2025年产值将超过40%。
与芯映同时来的还有瑞华光电,该公司主要研发生产MiNi/Micro LED背光光源。公司在葛店投产以来,产值逐年攀升。“公司不断投资新增产线,二期项目也计划开建,公司将在葛店建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瑞华光电负责人说。
葛店经开区精准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与武汉光谷共建100平方公里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
离葛店经开区不到10公里,华容区以彤诺电子为龙头,引来产业上下游企业20多家,“屏”产业聚链成势;鄂城区以悦科大数据为中心加速算力布局;梁子湖区大学城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
随着花湖国际机场航线密织,临空偏好型产业向临空经济区汇聚:苹果、施耐德、徐工机械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鄂州设立中国区中心仓,度边电子精密制造、九州通沃田已建成投运,新科宇航MRO、中康众盛等即将投运。
近年来,鄂州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新兴产业项目从招引、落地、达产到达效全生命周期成长。2024年,鄂州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5.5%、20.3%、8.8%。
回望历史,半个世纪前,随着鄂城钢铁厂第一炉铁水喷薄而出,鄂州完成从“农业县”到“工业市”的跨越,自此鄂州社会经济以“重”为重要支撑。步入新时代,鄂州市抢抓花湖国际机场、光谷科创大走廊、武汉新城等省级战略,依“武”而昌,打造“157”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产业结构由“重”转“轻”,城市从“钢城”迈向“港城”。
人才链
高层次人才占比逐年攀升
9年前,鄂州市委、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签订协议,共建华科大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当时,学校带来14个科研项目。
鄂州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与产业化科科长吴建新介绍,谢庆国教授的全数字PET/CT、张胜民教授的人工骨、韩宏伟教授的钙钛矿等项目落户鄂州市梧桐湖,开启了孵化之路。
“通过考察、论证、立项以及尽调等程序后,确认引进项目。”鄂州市昌达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引进后,市政府出资9亿元成立产业引导基金,采取“股权+债权+担保”的模式来培育孵化这些项目。
并且,鄂州市委人才办出台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梧桐计划、“新鄂州人”等人才政策,让随项目而来的科研团队和工作人员享受相关人才政策,安心创新创业。
筑巢引凤结硕果。谢庆国教授团队成立锐世医疗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于2019年在鄂州诞生全球首台全数字PET/CT,并于2020年初,全球首台全数字PET/CT安装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已为数千名患者揪出病灶。目前锐世医疗已通过三轮融资,成为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并落户葛店经开区,将从鄂州再次出发走向全球。
华科大鄂州工研院负责人介绍,依托市校合作优势,建立项目引进、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已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20余项,累计引进科研项目75项,申请知识产权总数800余件,累计获授权知识产权418件,其中发明专利283件。培养科研人才超1300人,孵化企业79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
材料学博士卢鹏荐于2015年带着实验室的成果来到葛店,在鄂州市昌达集团和葛店经开区相关基金的加持下成立拓材公司,将高纯(超纯)金属及半导体材料的纯度做到99.999999%(8N),全球领先。去年12月,总投资10亿元的拓材科技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动工。目前,拓材科技、长飞光纤、光安伦、泽石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高纯材料—芯片制造—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近些年来,鄂州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占比逐年攀升,其中引进、培育“梧桐项目”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60个,产业领军人才30名,“人才强企”项目人才4399名。
鄂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建,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12个重点科创项目全部开工,与武汉高校共建省级创新平台9家,转化落地成果106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400家。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家,华工法利莱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开放链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3月20日22时55分,一架满载17.5吨服装、鲜花等货物的国际航班JG2915,从花湖国际机场飞往菲律宾马尼拉国际机场。这一天,花湖国际机场单日国际货运航班量创下55架次的峰值。
作为全球第四座、亚洲第一座专业货运枢纽,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1.5小时飞行圈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群。开航2年多来,花湖国际机场已开通56条国内航线、38条国际货运航线,初步形成辐射五大洲、服务全世界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正在用“鄂州速度”重塑世界航空货运版图。
立足中部、服务全国、面向全球。随着花湖机场开放能级全面提升,鄂州海关全面实施“7×24小时”通关保障服务,实现货物“即到、即验、即放”。并且,花湖国际机场与光谷货站、天河机场三地货站之间采取“货物直通、互为前置”的新业务模式,提高了货物运转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与此同步,湖北边检总站坚持“7×24小时”靠前服务,“即报即检、即检即离”高效服务,联合海关精准对接,实现“一批货到、两家同检、合力提速”,差异化满足航企需求,力促全球航线来、货到花湖快。
3月18日,不到5分钟,鄂州市才亚报关服务有限公司便在临空经济区行政服务中心完成了电子口岸卡申报,公司负责人只需坐在家里,便可收到相关数字证书。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口岸和投促局负责人陈楷介绍,为了吸引更多外向型企业入驻,该区推进审批事项“一码办”、审批流程“一图清”、审批服务“一日结”,并打造鄂州花湖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平台,前来办理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代表,通过“指尖或者键盘”便可完成通关等业务。此举将有效提升企业办事时效,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湖北由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开放的“前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