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发展产业集群,湖北如何打好特色牌?

2025-04-02 18:08湖北日报

武汉的汽车、宜昌的磷酸铁锂电池、黄石的特钢、仙桃的无纺布、黄冈的蕲艾……这些耳熟能详的特色产品背后,通常都有一个产业集群。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和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全省新春第一会上强调,要围绕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聚链成群,培育打造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00个引领中部的特色制造业集群。

黄石弘盛铜业生产车间。

4月1日,《湖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发布,定下目标——

到2027年,湖北将累计建成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0个,新认定省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50个;提升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2个、超500亿元的5个、超300亿元的20个、超100亿元的50个。

眼下,湖北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咋样了?发展产业集群,湖北如何打好特色牌?

遍地开花

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已有14个

谈到特色产业集群,时间可以拉回到上世纪90年代——

依托“三线建设”布局的汽车、钢铁、化工等产业基础,武汉、十堰、宜昌等地率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2001年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中国光谷,标志着我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51020”现代产业集群聚势突破,一批县域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截至目前,我省累计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4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共123个。其中,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20个,已成为县域经济的强支撑、产业升级的潜力股。

从发展潜力看,这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覆盖全省,主要集中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周边核心节点县市区,基本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与服务、现代化工、现代农产品加工、大健康等“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

其中,汽车零部件、电子新材料、智能机电、动力电池、再生资源、铜基新材料等细分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武汉智能网联汽车、襄阳再生资源、宜昌磷化工、荆门动力电池等特色产业实力增强。

按照方案,湖北还将重点支持武汉智能网联汽车、襄阳再生资源、宜昌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千亿级集群;支持孝感盐化工、荆门动力电池、咸宁智能机电、随州专用车等领域培育500亿级集群;支持黄石铜基新材料、荆州石油设备、十堰汽车配件、黄冈大健康、仙桃无纺布等领域培育300亿级集群;支持鄂州金刚石刀具、恩施富硒食品、天门服装电商、潜江电子新材料等领域培育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和特色产业。

今年的中纺联春季联展上,天门服装电商企业组团参展。

六大任务

集中力量打造1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尽管我省特色产业集群起步早、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但也存在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质量效益不明显、产业配套不够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方案提出了六大任务——

做优做强集群主导产业。围绕省域战略规划和“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县域主动对标国内先进产业集群,找准选准自身有基础、发展有优势、资源环境能承载的主导产业或细分赛道。支持各县(市、区)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集中力量打造1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符合县域特点的现代产业链。

梯度培育集群优质企业。强化专精特新导向,梯度培育集群优质企业。对于培育集群领军企业,每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选择2至3家行业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支持,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健全“创新型—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带动集群企业“质”的全面提升。

持续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实施特色产业集群研发机构扩面提质计划,健全集群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提升在细分领域的技术自主和创新引领地位。支持汉南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蕲春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随州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建国家级创新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实现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一产业一研究院”。

推进集群数字化改造升级。每年实施100个中小企业左右数字化改造提升项目,支持荆州智能家电、仙桃无纺布等产业集群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引导荆州美的、唯美医疗等行业骨干企业打造数字化样板工厂。在省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部署一批工业软件平台,引导数字化服务商面向集群企业推出云制造服务平台,支持集群企业创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促进集群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深度融合,“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在集群内推行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优先支持集群企业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

推动集群公共平台增效提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支持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聚焦集群发展需求,加强中小企业公益服务。

政策保障方面,湖北也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比如,政府依法优先向中小企业采购商品或服务,支持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省级财政对新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给予一次性奖补500万元。鼓励集群内专精特新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对牵头建设研发中心、创新平台3年内建设费用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省级按10%比例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方案落实落地,省经信厅同步研究起草了《湖北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湖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标准》,进一步规范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认定标准、申报条件及管理办法,将尽快印发实施。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