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素质提升年”进行时│学经济新闻创作 讲服务发展故事
“乐曲不会永远以同一音阶开头,写文章也有节奏。用活叙述、描写、引语、背景四种基础元素,能让文章更鲜活。”“标题也要生动有趣,杜绝‘万能标题’”。10月23日下午,在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湖北日报经济新闻中心主任记者刘天纵,正用他14年新闻一线的“干货”向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传经送宝,系统讲授经济新闻的创作技巧。

当前,中心正深度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产融对接、创新创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重点服务工作,如何将这些务实举措转化为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新闻内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成为中心干部职工亟待补齐的能力短板。培训以“经济新闻的发现与出新出彩”为主题,从经济新闻的核心要点切入,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经济新闻的写作方法,标题创新的实用策略,并针对中心网站刊发的部分活动报道进行针对性点评辅导。
在全媒体时代,做新闻,文字是基础,图片、视频是标配。刘天纵建议善用镜头语言记录企业生产现场与负责人真情实感,打造展现服务成效的短视频;强化传播策划思维,提前梳理新闻核心传播点,推出新闻突出、文字简洁、观点明晰的“短实新”报道;灵活运用“叙述、描写、引语、背景”四种基础写作元素,将专业经济新闻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同时强调唯有“见到关键人、挖透真故事”,才能让新闻摆脱“流水账”平淡,升级为打动人心的“暖心稿”。

中心副主任黎晓蔚在培训总结中指出,此次专题培训既是中心锻造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具体行动,更是助力服务质效升级的关键举措。她就中心宣传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调研要深入,让宣传报道有温度。带着具体问题与企业家、市州同仁深入交流,重点挖掘企业“服务前”的发展困惑与“服务后”的实际成效,用真实对比凸显中心服务的核心价值;二是呈现要多元,让服务成果看得见。建立“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的传播工作习惯,不仅记录整体场面,更要捕捉专家辅导、企业互动等细节镜头。既能配发图文,也能剪辑视频用于二次传播,让中心的公益服务更直观、更“出圈”;三是文稿要精准,让社会价值更凸显。从摒弃“万能标题”做起,改变“记录流程”的写法,直击活动最核心价值点,真实呈现企业的获得感,让每一篇报道都能传递中心的专业态度与服务用心。
此次培训为中心干部职工提供了经济新闻创作的“实战指南”,课堂全程无空泛理论,每一个技巧都是源于一线采访的实践总结,每一个方法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的经验窍门,在场干部职工听得专注、学得入心。大家纷纷表示:培训内容“解渴”又实用,要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把服务中小企业的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出彩,让更多人看到中心服务企业发展的担当与作为。
相关附件: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