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1-11月全省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2019-01-02 11:09湖北省经信厅门户网站

  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呈现逆势趋升态势,利润增速近半年来首次高于全国,企业负债水平和百元主营成本持续下降,企业亏损情况出现好转。但行业效益分化、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工业品价格回落等新情况、新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工业经济效益主要特点

  利润增速逆势趋升。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481.3亿元,增长12.0%,环比加快0.4个百分点(全国环比回落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近半年来首次高于全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2%,同比、环比分别提高0.2、0.12个百分点,居中部第3位(山西、江西、安徽、湖南、河南分别为7.46%、6.52%、5.73%、5.09%、4.74%)。分行业看,41个大类工业中,31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20个行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建材、钢铁、化工、纺织行业增速分别为64.8%、39.6%、22.9%、21.8%。

  

图1 全国和湖北各月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企业负债水平持续下降。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合计39703.4亿元,同比增长8.4%;负债合计20290.6亿元,同比增长4.4%;资产负债率51.1%,同比、环比分别下降2.0、0.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5.7个百分点。分不同所有制企业看,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0.6%,同比降低3.6个百分点,去杠杆成效更为明显。分行业看,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建材行业资产负债率分别降至44.7%、42.5%、41.7%、41.7%。

  单位主营成本有所下降。随着系列降本减负政策深入实施,企业成本有所下降。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4.22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0.53元、0.28元,略高于全国0.03元。从中部看,我省工业百元主营成本居中部六省第3位,(河南、江西、安徽分别为87.1元、87.08元、

 

图2 全国和湖北各月累计资产负债率

  86.08元,湖南、山西分别为83.34元、79.07元)。从企业所有制看,集体控股、外商控股、国有控股、私人控股百元主营成本分别下降1.97、2.79、0.84、0.0.4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建材、医药、钢铁、电子设备等行业降幅较大,分别下降2.22、2.01、1.34、1.61个百分点。从市(州)看,潜江、黄石、荆门百元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下降4.64、2.66、1.39个百分点。

  

图3  1-11月全国及中部六省利润率与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

  企业亏情况出现好转。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567家出现亏损,亏损面为10%,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下降3.8、1.4、0.8个百分点。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占全省亏损企业数71.4%的私人控股企业亏损面为8.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1个大类工业中,15个行业亏损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建材、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化工行业亏损面分别为5.6%、6.0%、7.6%、9.4%。

 图4 全国和湖北各月累计亏损企业亏损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当前全省工业经济效益出现逆势趋升,但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效益分化、亏损上升等新情况、新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行业效益分化明显。今年工业效益增长主要靠能源、原材料等行业拉动,如钢铁、建材、化工、电力、纺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9.6%、64.8%、22.9%、9.8%、21.8%,对全省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到76.2%。41个大类工业中,18个行业利润增幅低于10%,10个行业出现负增长。特别是汽车,受东风本田、神龙公司、武汉通用等整车企业产销下滑影响,利润自7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11月份累计降幅扩大至7.3%,下拉全省工业利润增速4.9个百分点;医药行业受人福医药等骨干企业波动影响,利润累计下降3.7%,下拉全省工业利润增速0.8个百分点。此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行业利润分别下降10%、2.9%。

  (二)企业亏损额由降转升。1-11月,全省规上企业中有1567家出现亏损,亏损企业亏损额173亿元,增长4.4%,同比、环比分别扩大9.1、9.3个百分点。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额90亿元,增长4.8%,同比、环比分别扩大14.4、24.9个百分点;从企业类型看,小型企业亏损额75.5亿元,增长42.1%,同比、环比分别扩大40.1、28.2个百分点;从市(州)看,武汉、黄石、十堰、襄阳、荆州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增长48.6%、45.8%、138.2%、69.8%、46.7%。

  (三)工业品价格出现回落。11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3.7%,涨幅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比上半年分别回落0.1、1.4个百分点,涨幅为年内最低值,表明工业需求不足、供需失衡的矛盾开始显现,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同时,11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低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0.7个百分点,两者“剪刀差”有所加大,将进一步挤压工业企业盈利空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