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宜昌市项目服务改革三箭齐发抓开局

2019-02-26 15:37湖北省经信厅门户网站

  新年伊始,宜昌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第一力度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和改进服务,持续推进深化改革,项目、服务、改革三箭齐发,确保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打好“项目牌”。经济发展的根基在实体、在产业,优质的产业项目是决定“开门红”的关键因素,宜昌把多谋项目、多引项目、多建项目摆在做好“开门红”工作的首要位置,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抓紧抓实“一号工程”,紧盯“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每月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活动,持续强化开工项目现场督察、投产项目“双月巡礼”,推动项目洽谈签约一批、落地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以优质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1月3日,宜昌举行今年首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项目拉练活动,组织全市200多名领导干部进工地、进企业、进车间,现场感受项目建设的速度、力度、气度,在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中凝聚合力,赢得发展主动权,总投资217亿元的16个项目陆续开建,其中,10个项目当日启动建设,总投资193.55亿元。湖北三宁化工投资100亿元的搬迁转型项目,将于今年12月底前投产;东阳光投资近40亿元的仿制类药物产业化及大品种制剂项目,甘精、门冬胰岛素原料药项目,冬虫夏草项目,创新药及仿制药项目等四大项目,也将于今年底基本建成。2019年,宜昌将通过扎实推进专业招商、驻点招商、金融机构招商、产业链招商,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0个,工业项目占比达到70%,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60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410个。

  念好“服务经”。去年下半年以来,宜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率先垂范,带动全市各级机关干部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和项目建设工地一线,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广泛宣传惠企政策,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针对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用工难”问题,专门成立了企业融资协调小组和人力资源协调小组,企业融资协调小组指定主办银行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并多次组织召开大规模银企对接会以及针对个别企业的“疑难杂症”协调会,为企业融资助力献策;人力资源协调小组采取招聘进培训班、进社区等多种模式组织专场招聘会以及创新组织招聘夜市,帮助企业达成就业意向11780余人次。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收集企业各类问题2809个,通过及时交办、限期办结和跟踪督查相结合的办法,目前已协调解决2300余个,取得良好成效,深受企业好评。近日,宜昌出台了《关于更大力度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20项扎实举措,向民营企业的痛点、堵点精准发力,切实增强广大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下好“改革棋”。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针对企业提出的项目审批流程不优、手续过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宜昌研究出台了《宜昌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宜昌市“标准地”出让工作实施方案》,对达到“净地”标准和完成“五通一平”的拟出让建设用地,从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能耗标准、环境标准、亩均税收等5个方面,分类明确项目建设用地指导性控制指标,在土地招拍挂时带指标一同公开出让,企业竞标后完成“告知承诺”审批手续即可开工。同时,不断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在“43证合一”基础上,扩大证照合并范围,推行“58证合一”。截至目前,全市利用“数字化多审合一平台”开展图审项目29个;对26个项目评估评价实施“统一评估、同步审批”的“多评合一”跟踪服务;对统领家俬生产线等21个项目推进“多验合一”改革服务。宜昌自贸片区探索实施园区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水土保持评价等区域评估,实现了“园区一次评估,成果多方使用”。

  同时,宜昌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工业增加值增速不低于7.5%的底线要求,科学制定了2019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并细化分解落实到月、具体到企业,通过加强跟踪监测调度、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合理安排节日生产、督导服务企业复工、全力帮扶困难企业等实打实、硬碰硬的措施,确保一季度完成全年目标的24%以上,为完成全年工业发展目标任务赢得主动、奠定基础。

(宜昌市经信委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