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2020年1-5月全省工业投资分析

2020-06-24 15:35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受疫情影响,全省工业投资在第一季度大幅下跌,随着全省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我省工业经济复工复产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工业投资降幅逐月收窄,5月当月投资额环比增长49.3%,呈现加快开工建设步伐态势。

一、主要特点

一是降幅逐月收窄,当月投资环比增长。1-5月,我省工业投资同比下降70.4%,降幅分别比1-3月、1-4月收窄14.6、8.7个百分点。5月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6.4%,比上月收窄30.6个百分点;5月工业投资环比增长49.3%。1-5月,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72.3%,比1-4月收窄6.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70.9%,比1-4月收窄8.7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下降67.2%,比1-4月收窄9.7个百分点。


二是内外资结构稳定、国企作用凸显。1-5月,内资企业投资同比下降70.3%,降幅收窄8.7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73.1%,降幅收窄6.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同比下降70%,降幅收窄9.5个百分点;内资企业与境外企业投资额相对稳定,保持在94∶6左右水平。国有控股企业投资下降66.8%,收窄11.6个百分点,好于全省工业投资3.6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省工业比重为18%,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国有经济作用凸显

图2  1-5月各经济类型企业投资额占比(%)

三是电子业份额提升,烟草业高速增长。1-5月,电子设备业投资额超过汽车制造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增长-54.5%,高于全省工业16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额占制造业比重达15.6%,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额占高技术制造业比重达74.4%,同比提升7.3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投资逆势强劲增长,同比增长97.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2.5%,高于全省制造业8.4个百分点。前10大行业投资额占制造业的73.0%,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比重提升3.2个百分点,消费品业投资比重提升0.2个百分点,原材料工业投资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

图3  1-5月部分行业投资额占制造业比重(%)

四是市州恢复加快,重点城市份额提升。1-5月,在工业投资方面,除神农架外的16个市州降幅相比1-4月全部收窄。武汉恢复态势明显,工业投资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居全省之首,占全省比重由1-4月的15.6%提升至21.2%。襄阳、宜昌工业投资齐头并进,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4.6%、14.5%。在工业技改投资方面,全省同比下降69.5%,比1-4月收窄12.5个百分点,除神农架外的其他16个市州降幅相比1-4月全部收窄,天门收窄达55.6个百分点,“一主两副”的武汉、宜昌、襄阳投资额占全省比重达54.04%,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其中宜昌占比最高,达22.5%。

图4  1-5月部分地区工业投资额占全省比重(%)

五是计划投资好于预期,续建项目支撑力度大。1-5月,我省工业计划总投资额下降17.4%,好于工业投资增速53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续建项目占工业投资比重96%,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续建项目是工业投资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下降幅度高于全国。由于我省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开工复工进度晚于全国近2个月,我省工业投资增速由持续领先于全国,到大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我省工业经济开工复工在加快推进,但要实现复苏仍然困难重重,从2月至5月,各月累计投资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 63.9、64、59.5个百分点。

图5  湖北和全国工业各月累计投资增速(%)

二是区域多点支撑乏力。区域全面发展格局尚未形成,从工业投资增速看,1-5月全省为-70.4%,好于全省水平的市仅有5个,低于全省水平的市州有12个,分别是鄂州-87.5%、神农架-87.2%、仙桃-78.6%、随州-75.8%、黄冈-74.2%、潜江-74%、咸宁-73.3%、黄石-73.1%、恩施州-72.5%、荆门-70.8%。从工业投资额占比看,有10个市州占全省比重在下降,降幅分别为:荆门0.13%、咸宁0.72%、黄石0.4%、黄冈0.5%、随州0.6%、仙桃0.8%、潜江0.25%、鄂州1.4%、恩施州0.06%、神农架0.01%。

三是新开工项目严重不足。从计划投资看,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17.4%,其中主要靠续建项目支撑;新开工项目严重不足,投资额只占3.7%,同比下降78%。从实际投资额看,下降更为明显,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下降70.4%,其中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下降89.3%。从施工项目个数看,同比下降34.4%,其中本年新开工409个,只占施工个数的9.1%,同比下降78.4%。

三、下步工作举措和建议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调度。围绕我省“芯屏端网”、生物医药和汽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36条优势、新兴、特色产业链,加大项目谋划储备。每月对5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进行调度,加强投资监测分析,每月发布投资动态。

二是加快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对照产业布局地图,结合我省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产业链招商。针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偏低现状,积极招引国际知名企业,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加大对上争取对接力度,用足用好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发挥好“经信·中银湖北制造复元直通车”、“企业金融氧舱”等政银企对接平台作用,引导银行、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重大项目、新基建项目支持力度。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援企惠企各项政策,收集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减税降负、排忧解难,补上断点、打通堵点、疏通难点,恢复企业投资信心,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