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湖北工业和信息化2022十大新闻回眸

2022-12-31 22:05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
2022,终将被铭记
这一年,一场场的大战大考
这一年,一幕幕的刻骨铭心
这一年,湖北工业和信息化
紧扣主题主线 聚焦主责主业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全力抓调度、稳投资
全力降成本、优环境
以工业之进支撑全省经济之稳
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荆楚篇章
我们站在跨越时间的门口
用十大新闻事件回望2022!

1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

点赞我省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

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10年内第3次到光谷考察。在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听取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核心技术攻关情况介绍,仔细察看芯片产业创新成果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湖北是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源地之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国际市场占有率约25%)、国内最大的光器件生产基地(国际市场占有率约为12%)和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国内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产值约占国内的50%)、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2021年全省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约3700亿元,过100亿元企业6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

湖北2个产业集群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1月24日,工信部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现场会上正式公布,我省武汉光电子信息、“武襄十随”汽车2个产业集群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此次全国共有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胜出,我省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2位。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主导门类有光通信、光电显示、激光及光电传感等领域,集群年产值突破3300亿元。核心承载区“武汉•中国光谷”,连续4年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集群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的光模块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高端激光设备生产基地。

“武襄十随”汽车集群集聚整车企业20家,年产值突破6500亿元,拥有“重、中、轻、客、专、特、改”等多种车型,是全国唯一全系列发展的汽车集群,商用车和专用车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成为全国重要的轻重型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基地。集群拥有国家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等15个国家级称号,63项中国驰名商标;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40家;拥有整车企业20家,汇聚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13家。

3

湖北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

答好精准防治磷石膏污染“必答题”

5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防治磷石膏污染的地方性法规,紧扣磷石膏全链条治理、综合性防治,明确磷矿开采、磷化工、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和安全堆存等各环节监管重点,压实政府、企业、相关参与方等各方责任,促进磷石膏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6月9日,湖北省经信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等多个省直部门联合制定出台《湖北省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规程》的出台,将大力加强磷石膏综合治理,全面推行磷石膏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消除磷石膏堆存安全环保风险。同时,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磷石膏应用前景广阔,可以用作生产建筑材料、道路材料、工业原料、生态修复、土壤改良等的原料,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天然砂石等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长江治理,重在治磷。《条例》和《规程》的出台,从法律和技术上对磷石膏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予以规范和指导,对于长江大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

4

推动建立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专项工作机制

举全省之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湖北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建设成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产业是重中之重。只有产业兴,才能经济强百业旺。

省经信厅作为主抓产业发展的服务机构,着眼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找准经信工作的方位和使命。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系统梳理 “51020”产业集群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牵头组织对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的研究,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和重点工作清单,推动建立“一个优势产业、一名省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的专项工作机制,提出具体政策举措建议,加强工作统筹,整合资源力量,举全省之力打造。

2022年11月9日,中共湖北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将“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的内容写入全会决议,既表明了省委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坚定决心与十足干劲,还表明了“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已成为全省重点攻坚任务,湖北已经奏响产业奋进“蝶变曲”。

5

成功举办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

11月19日至21日,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举行。本届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数融万物 智创未来”为主题,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高管等来自政产学研用各领域的嘉宾汇聚一堂,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建设。

大会举行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全面建成发布仪式、“5G+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签约等活动,举办了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展,发布了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年度十大标杆应用案例和65个年度典型应用案例以及《2022年度中国5G﹢工业互联网舆情研究报告》等“5G+工业互联网”领域重要成果,引发各界广泛关注,网络直播总观看数超过2500万。

6

分季度召开行业技改现场会

在全省兴起技改投资热潮

2022年,全省经信系统以竞进状态抓投资增动能,以更高标准谋划、招引、培育、推进工业重大项目,实现工业投资“稳中提质”。1-11月,全省实施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116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制造业项目2517个,亿元以上竣工制造业项目1860个;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8%,高于全社会投资8.7个百分点。

持续抓标杆推示范,扎实开展“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编制全省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分季度在襄阳、咸宁、荆州、荆门召开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绿色家电、动力电池等技改现场会,通过标杆引领示范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掀起工业技改投资热潮。着力抓龙头强支撑,围绕汽车、光电子、智能制造装备等优势产业链谋划产业项目,对235个10亿元、62个50亿元、27个百亿元以上在建重大项目,加强跟踪调度和精准服务。华星光电、武汉天马、玖龙纸业等重点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小鹏、吉利路特斯、东风岚图等新能源整车项目加快建设;中航锂电、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容百科技、楚能新能源等动力电池项目集聚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绿色发展,狠抓磷石膏综合治理及沿江化工关改搬转,工作成效及做法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肯定,支持华新(阳新)亿吨机制砂项目等绿色建材行业低碳转型;一手抓新兴产业投资出力、扩大规模,推动光纤光缆、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1-11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0.8%。

7

湖北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位列中西部第一

9月8日,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南京举行,会上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湖北省303家企业入选,入围数量居全国第六,仅次于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北京,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全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达473家,排名全国第八,较前三批总数排名跃升了5位。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两年来,全省经信系统全方位优化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系统性重塑专精特新培育机制,对企业申报工作实现即时性受理、个性化诊断、全过程服务。配套出台制造业优质企业梯队培育、金融支持“专精特新”发展、隐形冠军培育、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等政策措施,推动实现国家级专精特新“湖北军团”后发争先、异军突起,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站稳脚跟。473家专精特新企业的主导产品国内平均市场占有率达31.4%,其中19.7%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持有发明专利5307项,其中93家企业近2年获批国家级技术创新类项目,47家企业近2年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8

《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锚定“四步走”目标

8月3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提出了“一年提升、两年突破、三年倍增、四年跨越”的“四步走”奋斗目标,计划到2024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5500亿元,力争达到5800亿元;到“十四五”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7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2%。

2022年6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出台《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努力建设数字经济强省的有力举措。围绕实现“四步走”目标,谋划了核心产业倍增、融合应用加速、数据价值化、数据治理能力提升、网络强基、数字生态活力构筑“六大行动”,并明确了设立省级数字经济产业专项资金、湖北省数字经济产业基金等政策措施。通过全新的行动方针和激励政策,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努力建成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全国产业数字化先导区、数据要素聚集区、中部地区数据治理样板区和新型基础设施中部枢纽节点。

9

省经信厅调研文章荣膺全省榜首

202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表彰2020—2021年度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和发展研究奖的通报》,我厅两篇调研成果入围,其中《关于我省集成电路产业稳链强链的调研报告》荣获全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安徽产业投资模式对湖北的启示》荣获全省优秀调研成果奖二等奖。

《关于我省集成电路产业稳链强链的调研报告》分别从“产业实力、区域布局、企业实力”等方面,总结了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态势;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原材料”等环节,分析了我省集成电路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优化产业链生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建议。

《安徽产业投资模式对湖北的启示》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安徽新兴产业对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作用,找准了我省新兴产业与安徽的差距;从“强化产业布局、建链补链强链、创新资本运作、严格投资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安徽产业投资模式的特点;从“大格局聚焦实体经济、大气魄布局新兴产业、大手笔发展产业基金、大力度化解金融风险”等角度,提出了安徽产业投资模式对我省的启示及建议。

10

“湖北工信”公众号全新改版升级

2022年8月,对厅公众号进行全新改版,厅主要领导对每日发布内容亲自部署、亲自安排、亲自审核,越来越多高质量文章不断涌现,“湖北工信”成为全省经信系统政策发布、信息服务、典型推广和学习交流的首选平台。截至12月31日,“湖北工信”微信号共有粉丝8666人,公众号阅读量自8月份改版以来已突破百万人次,封面新闻平均阅读时间超3分钟。在全国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公众平台中,“湖北工信”每日信息发布数量和阅读量均名列前茅。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