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听报告谈体会丨卢军:推动新型工业化聚势突破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坚实支撑

2024-03-07 16:00中国制造

编者按: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的重要一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工信主管部门组织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聆听学习报告并展开热烈讨论。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特别策划推出《听报告谈体会》专栏,邀请各地工信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本单位实际畅谈思想认识和感想体会。

推动新型工业化聚势突破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坚实支撑

卢军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政治高度、发展厚度、奋进力度、民生温度,是一个维护核心、顺应民心、鼓舞人心的好报告。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释放了抓实体、重制造、强产业的鲜明信号,我们深感责任如磐重千钧,唯有使命在肩思奋进。

我们将继续立足经信所能、服务国省所需,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重点任务,聚焦“五个以”路径指引,坚持“五维并重”,突出“五业并举”,全面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加快五大优势产业全面突破、9个新兴特色产业竞相发力、“51020”现代产业集群持续壮强,努力以经信之为担当省之要事、以工业之稳支撑全省经济之稳、以新型工业化之进催生新质生产力之变,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坚实支撑。

一是以流域综合治理倒逼产业转型。坚持把流域综合治理作为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现实和长远考量,协同推进工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围绕化工围江治理攻坚重大政治任务,突出抓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化工园区提档升级、磷石膏综合治理、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争创国家绿色工厂等“五件大事”,增强绿色化转型动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二是以供应链思维引领产业升级。坚持立足供应链、重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供应链体系升级带动产业体系升级。围绕五大优势产业和九个新兴特色产业,突出抓好一批已建供应链平台的高效运转,光电子、北斗等一批新的产业供应链平台组建、一批数字化产业平台搭建等“三个一批”,进而推动传统产业焕新、优势产业突破、新兴产业上量、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挖潜,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以“双集中”办法优化产业布局。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载体,统筹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围绕提升产业集中度,突出抓实市县产业集中实施意见、三大都市圈制造业规划实施、“亩产论英雄”综合评价等“三个切入点”,支持各市县打造“搬不走、稳得住”的主导产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布局集中、功能集成、产业聚集、要素集约,打造产城融合升级版。

四是以信息化促进数实融合发展。坚持把信息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驱动力量,统筹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围绕“数化湖北”建设,突出抓牢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转型“三个发力点”,实现行政村5G通达率100%、算力规模超过8000P,力争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5500亿元,争创全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做深做实数智化赋能这篇大文章。

五是以共同缔造理念提升行业治理。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基础性工程,以共同缔造理念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围绕制造强省、数字湖北建设,突出理顺省级层面协调、产业政策协同、重点改革推进、产才互动融合、常态化安全排查等“五个机制”,切实履行经信部门“四管两加强”核心职能,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