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半年看工业(四)

2024-08-06 12:05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编者按:今年以来,全省工业战线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国内需求不足、转型压力增大等挑战,认真对标支点建设的“五个功能定位”,聚焦“五个以”实践体系框架、“五个一”省级发展调控机制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五个关系”和“三个统筹”的方法论,立足当前抓运行稳增长,着眼长远建体系壮产业,工业经济高开稳走、进中提质。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居全国十个工业大省第5。为激励各地比拼赶超、争先进位、再创佳绩,现开辟“半年看工业”专栏,全方位展示上半年全省工业领域的重点成绩、特色亮点,敬请阅鉴!

孝感市:千方百计稳规进规

全力稳住工业大盘

孝感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增长有关要求,以稳规进规为抓手,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支持。继去年新增规上企业246家、净增179家后,今年上半年,该市新增规上企业165家、净增87家,居全省第3,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孝感市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把工业抓大”的鲜明导向不动摇。年初,该市结合“4+2”主导产业链长制责任分工,实行“一条产业链、一批培育后备企业、一名市领导包保、一个部门牵头、一套政策体系扶持”的推进机制,高效统筹推进规上企业培育。

二是强化调度督办,汇聚工作合力。高位推进“211”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今年该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12个,其中主导产业项目285个。实行亿元以上项目周报制度,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看比学促”集中拉练活动,2023年至今投产的亿元以上项目中已顺利进规139个。建立规下企业培育库、跟踪库和申报库,共入库458家,系统谋划进规培育与申报工作。

三是强化引导激励,提升工作实效。今年该市共161家企业获得全省工业“开门红”政策进规奖励,对首次进规企业提高了奖励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叠加奖励政策,吸引中小企业积极冲刺进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申报专精特新、绿色制造等试点示范项目,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引导规下企业尽早尽快进规。全面落实创新服务企业“十项制度”,双月分产业召开政企恳谈会,实行“企业点单、部门接单、督查跟单、办结销单”闭环管理服务机制,共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355条,全面稳住规上企业基本盘。

阳新县:“四个紧盯”推动工业扩量提质

近年来,阳新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不断推动工业经济提档升级、扩量提质。今年元至6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7%,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

一是紧盯招商引资,扩有效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重点围绕先进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品牌鞋服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1至6月份,总投资5亿元的远大医药大健康营养品生产线、总投资10亿元的鑫泰再生资源改造项目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二是紧盯项目建设,增发展后劲。坚持“周末跑工地”,抓细抓实分类管理、领导包保、双月述评等项目推进机制,扎实开展“两个百日攻坚”行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总投资110亿元的远大永晟制剂等20个新建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娲石绿色环保材料等19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紧盯科技创新,抓赋能增效。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大力推进“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争取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6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4%。

四是紧盯企业需求,促服务提质。聚焦企业需求,扎实开展“双百活动”,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销售等情况,大力解决企业存在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7个。不折不扣落实各类惠企政策,减免税费5000余万元,拨付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资金约3000万元。

谷城县:技改提质促转型  做优工业强支撑

谷城县加快企业技改提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硬支撑,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今年上半年,该县实施工业项目84个,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6%,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2.6%,实现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2.6%。

一是坚持链式思维,推动产业集聚。积极对接《湖北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谋划设备更新项目85个。发挥优质硅矿资源优势招引项目,引进世界500强吉利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谷城。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上半年,该县新开工工业项目55个,目前已建成7条优势产业链,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家。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促进产业升级。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6家,年转化科技成果20件以上。出台《谷城县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支持企业技改提质增效。推进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在企业广泛应用。三环锻造成为国家智能工厂,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国家绿色工厂7家。

三是坚持赋能增效,做强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再生钢铁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发展。形成新源车配套、出口创汇、商用车配套三个三分之一格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数据采集应用、机器换人操作,实现减人、节能、降耗、提质目标。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