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卢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奋力书写新型工业化荆楚“新答卷”

2024-09-30 10:10中国制造

编者按:

在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官方公众号“中国制造”刊载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卢军署名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奋力书写新型工业化荆楚“新答卷”》,全面生动展现了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创新举措、最新成效。全文如下: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奋力书写新型工业化荆楚“新答卷”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卢军

湖北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制造业重地。工业门类齐全,是全国5个拥有全部工业大类的省份之一,主要工业产品2000多种,重点工业产品66种;科教人才富集,拥有院士82位、高校132所、在校大学生200万,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枢纽地位凸显,“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加快形成,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空中丝路”畅达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集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考察湖北,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赞誉武汉光谷“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近年来,全省经信系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大推进战略”,扎实开展产业集群“提能”、市场主体培育“护航”、万企万亿技改“蝶变”等七大行动,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蹄疾步稳。2023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保持工业大省前列、中部第2,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五大优势产业实现营收突破3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60%以上,武汉光电子信息、“武襄十随”汽车晋升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1至8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来最高增速。

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改革任务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刻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探索、“组合拳”攻坚,持续推动湖北新型工业化持续聚势突破、跨越赶超。

一是狠抓产业科技创新,着力在打造高质量动能引擎上实现新突破。发挥湖北科创资源富集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推动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国家信息光电子等5家“国字号”产业平台嵌入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以规上研发机构建设、“揭榜挂帅”科技攻关、“科技副总”选派等为抓手,每年突破30项以上“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聚焦优势产业、新兴特色产业统筹建设共性技术平台、中试平台和应用验证平台,完善“三首”(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是狠抓链条循环畅通,着力在筑牢高水平安全韧性上实现新突破。建立供应链平台巩固提升机制,推动湖北楚象、华纺链、长江汽车等供应链平台扩容提质。聚焦工业母机、硅光芯片、绿色制造等细分领域,建立多领域多层次供应链平台,优化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产供销端的产业生态。深化“制造翘楚”常态化对接,推动中小企业“融圈上链”。健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一链一策”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建立省市县三级链主企业培育机制,抓实国家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链主”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和联合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深度对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加快打造国家高端工业母机产业基地。

三是狠抓产业体系优化,着力在建设高能级优势集群上实现新突破。以“链群协同”为抓手,健全“链长+链主+链创”三链融合机制,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全省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机制,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实施新一轮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支持传统产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优化先进标准供给,倒逼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完善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工作机制,围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加强创新政策供给,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完善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健全分行业制定发展壮大行动计划,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高端AI芯片、量子科技等新赛道,完善支持孵化与加速政策体系,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四是狠抓智改数转网联,着力在推动高标准实数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体制机制,持续实施5G万站工程,加强5G-A与“数公基”统筹布局。加快推进开源体系建设,推动开源赋能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及智能网联汽车、信创等产业,大力建设鸿蒙生态产业园,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探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打造一批“未来工厂”和“数字孪生工厂”。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研发应用,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分类建设人工智能超级应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特色场景、微场景,支持武汉构建“车路云”全产业链生态,办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全力争创全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五是狠抓生产方式变革,着力在实现高品质低碳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完善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设计,建立健全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推进机制,推动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开发绿色产品。健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机制,完善节能环保、废旧回收等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绿色治理,健全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推进机制,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推进沿江化工关改搬转、危化品搬迁改造、磷石膏综合利用等重点任务。以5个小流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为抓手,探索“小流域+”绿色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工业企业与“中碳登”深度对接机制,助力打造碳交易、碳资产等碳市场全产业链。

六是狠抓市场活力激发,着力在培育高精尖企业梯队上实现新突破。建立省市县三级产业链领航企业培育机制,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等优势领域,加快培育领航链主企业。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梯度培育机制,加强独角兽企业培育力度。优化科技创新、数字赋能、金融支持、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政策支撑体系,高标准建设武汉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企业专板,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政策机制,建立规下优质企业发现、跟踪、培育机制,完善入规企业动态管理、退库帮扶机制,做优入规升级“后备库”。巩固中小企业帮扶机制,筹建“楚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深化“一起益企”“双联双百”“破难解惑”服务企业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