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有限首条无取向硅钢产线加速建设 投产后可满足44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需求
2月11日,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新能源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项目现场,争分夺秒的建设场景处处可见。
这座白色外观的巨型厂房长度超过800米、宽度超过200米,就像一座“平躺”在地上的摩天大楼。
轧机安装班组长苗位丁来自山东德州,去年7月加入项目建设队伍。春节期间,他带领30名同事坚守岗位,“5+2”“白加黑”地冲刺产线建成。
无取向硅钢是用来制造电机、压缩机等关键部件的核心材料,被称为“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制造难度高、产品附加值高。
2023年6月29日,武钢有限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项目在汉启动建设,成为武钢有限首条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
无取向硅钢的生产过程包括加热、轧制、矫直、剪切等多个工序,轧机是核心设备。苗位丁带领的班组,主要负责安装调试轧机。一台轧机占地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看上去像一座小城堡,其内部安装有500多只液压缸和600多只传感器,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极高。
要确保轧机顺畅“吃进”钢板,稳定“吐出”厚薄均匀的钢板,安装液压缸和传感器时必须过细再过细。“部分器件的安装精度在100微米左右,和头发丝直径差不多,需要极其细心、耐心。”苗位丁说。
据武钢有限投资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项目不停工不停产,超过300名建设人员放弃休假。假期结束后,参建人员数量迅速提升至1500人,全力奋战“开门红”。
专家指出,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项目是中国宝武提升市场话语权的重大项目。投产后,武钢有限将新增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能55万吨,这些钢材每年可满足44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需求。不仅如此,经过结构优化后,这条产线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00万吨,相当于每年种植一片36万公顷的森林。
“今明两年,武钢有限将陆续迎来两大硅钢产线,为企业发展打开新局面。”武钢有限有关负责人说,与无取向硅钢结构优化项目相邻,高端取向硅钢绿色制造结构优化项目也正加紧建设厂房。明年10月建成投用后,可年产22万吨高端取向硅钢,为新能源发电项目提供用材,助力输电端每年减少电力损耗72.55亿度。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