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刊发《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远谋近施 锻长补短 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2月26日,《人民邮电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特刊刊发《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远谋近施 锻长补短 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下为全文。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两年再次视察湖北,要求湖北“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怀指导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经信系统锚定新型工业化目标,立足当前抓运行稳增长,着眼长远建体系壮产业,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进中提质。
一是创新赛马制这一实招,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坚持以经济健康评价为切入点,创新实施工业经济“赛马制”,对全省16个市州和49个重点县(市、区)进行综合评价,激励争先进位、比拼赶超。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积极开展工业重大增长点出力活动,推动早达产、早见效。1至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居工业大省第4位;全省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5.3%、12.0%,分别实现连续11个月、9个月两位数增长。
二是用好链长制这一抓手,产业体系加固升级。坚持以“链长制”为牵引,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实施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行动,武汉获批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武汉、宜昌、襄阳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五大优势产业,全年营收有望达3.3万亿元,武汉、十堰入选全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优化“链长+链主+链创”三链融合机制,推动算力和大数据、量子科技等12个新兴产业提速扩量,1至11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5%,高于全国16.7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4.9%。扎实推进人形机器人突破、6G创新发展等未来产业八大重点工程,全球首创的高通道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进入临床,神农、天问、劳动者3款人形机器人即将公开发布。
三是强化供应链这一思维,精准对接畅通循环。坚持以供应链平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促进供需对接、畅通要素资源。突出加力建链、提速用链、持续壮链一体推进,组织企业上链融圈,积极服务国控、楚象等省级供应链集团营收规模提升。出台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支持意见,上线北斗时空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推动组建光电子供应链平台“芯光链”,上链企业超8000家,交易额突破9亿元,为企业降低采购和物流综合成本达15%左右。全国首创“制造翘楚”供应链产业链对接活动,首个发布设备供给清单,惠及企业2000余家,签约项目金额约2795亿元。
四是夯实“数公基”这一底座,实数融合纵深推进。坚持以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发展,持续实施5G、算力等设施提质工程,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16.38万个、居全国第9,算力规模达7998PFlops、居中部第2。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武汉顶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突破262亿个,入围国家5G工厂名录企业55家、居全国第4,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武汉上榜首批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落地武汉。全省数字经济规模今年有望达到3万亿元,连续四年保持中部第1。
五是突出稳企业这一关键,市场活力持续激发。坚持以共同缔造理念服务企业,一体推动政策惠企、服务助企、减负暖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深入推进“个转企”“小进规”,1至11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新增2149家,全年有望突破2万家,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增至14个。持续强化“创新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突破1.2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6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722家,总量保持居全国第7、中部第1;58家企业获批新一轮全国重点“小巨人”企业,居全国第5、中部第1;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49家、居全国第9。深化“一起益企”“双联双百”等服务行动,前三季度,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761亿元。
2025年,全省经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以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重大项目建设牵引工业稳增长,以供应链平台体系建用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加快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筑牢坚实产业支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