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新华社《瞭望》聚焦自动驾驶在武汉多维应用场景

新华社《瞭望》聚焦自动驾驶在武汉多维应用场景

2025-01-09 18:09武汉经开区

1月4日,新华社《瞭望》周刊发表文章《无人车跑出城市出行未来》,聚焦自动驾驶在武汉经开区的多维应用场景,全面展现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赋能汽车行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每当加班到深夜,家住武汉经开区的上班族吴悠习惯性地打上一辆“无人车”回家。这种“时髦”的出行方式已是她的通勤日常。“很方便,和普通网约车区别不大。车内整洁无异味,私密性高,不赶时间的话值得推荐。”她说。

在湖北武汉,许多市民和吴悠有着相似的感受,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街头巷尾的自动驾驶网约车,从新奇、担忧到逐渐习惯、觉得便利。从全国范围看,以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为代表的出行服务企业已在武汉、重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运营和测试。

据相关行业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共享出行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万亿元,其中自动驾驶网约车或将占到共享出行市场一半以上,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3万亿元。

无人车驶入日常

两年多来,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机场接驳、跨江通行,以及部分路段全天候出行服务的开通,在武汉无人车已驶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无人车背后是“智慧路”在做支撑。2019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揭牌。主营车路协同业务的华砺智行深度参与了示范区建设,负责车联网通信设备和相关软件平台搭建,“建设106公里的智能化道路,形成由1800多个由智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气象和道路环境检测器等组成的感知网络,覆盖武汉经开区全区160平方公里范围的高精度城市信息模型。”华砺智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两年间,通过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等举措,武汉实现常态化运行自动驾驶车辆(含自动驾驶网约车和无人巴士)数量、运行里程不断增加,跨区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多个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场景接连实现突破。

截至目前,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累计突破3379公里(单向里程),覆盖12个行政区,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累计出行服务订单数量突破250万单,服务人次超过330万人。

“从常态化运行自动驾驶车辆数量和订单量,开放道路里程、面积等核心数据看,武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战智能网联下半场

2024年8月,《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获表决通过,在支持引导产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外,明确了安全保障。这意味着武汉将用法规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为自动驾驶立法,是武汉这座“老牌汽车城”的创新雄心。作为全国“双智”示范城市,在电动化上半场“慢了半拍”的武汉,立志在智能网联下半场“快人一步”。

瞄准“自动驾驶第一城”目标,武汉不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生花”。

亿咖通是一家深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业务的科技公司,于2022年12月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武汉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让我们找到了更多资源,得以高效扎根,快速成长壮大。”

汽车芯片是反映智能网联技术水平的关键指标。在有着“车谷”之称的武汉经开区,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制造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11月9日,由东风汽车牵头组建的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发布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填补国内空白。该芯片已通过295项严格测试,适配国产自主AutoSAR汽车软件操作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动力控制、车身底盘、电子信息、驾驶辅助等领域。

截至目前,武汉已集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100多家,培育和引进了200多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企业,初步构建起覆盖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等软硬件创新和服务主体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正围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共同愿景,与科技企业共谱自动驾驶新篇章,努力形成一批面向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可复制、可示范、可推广的先进成果。

车路云一体化的未来

误把塑料袋当行人、遇阻停车引发交通拥堵、撞到闯红灯的行人……示范运营时期,自动驾驶技术并未完全成熟。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武汉在自动驾驶领域多项指标上领跑全国,但无人车与城市现有交通体系的磨合仍在“阵痛期”。

无人车也在不断成长。从副驾驶位配备安全员,到如今“全无人”,从经开区远城区路段的示范运营,到汉阳、硚口、东西湖等人流车流密集路段的从容穿行,两年间,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迭代。

出行路况信息错综复杂,如遇信号不稳定,无人车能从容应对吗?

记者前往武汉百度萝卜快跑汽车机器人智行谷实地探访,在控制室内看到若干名驾驶员坐在实时屏幕前,当无人车遇到难以处置的路况而“卡壳”时,他们会远程接管车辆控制权,确保行车安全。

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赋能汽车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既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在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各项试点密集推进的当下,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

目前,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过15000公里,道路测试总里程7000多万公里。与此同时,自动驾驶网约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正在有序开展。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告诉记者,未来,智能网联技术仍待实现大算力突破,在线控平台、集中式域控制器等方面发力,增强“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实现车与车、车与路的互通,从而实现车与路的协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