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解读】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解读】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2025-03-31 10:46工信微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10部门联合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做好《实施方案》贯彻实施,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

铝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铝产业是第一大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我国铝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一是产业规模增长。2024年我国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和再生铝产量保持世界第一,分别约为8500万吨、4400万吨、4950万吨和1050万吨,有力支撑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技术水平提升。首创石灰拜耳法、选矿拜耳法等氧化铝生产技术,建成全球最大单条氧化铝生产线,镓、锂、铁等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领先,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较2020年约下降2%,500kA及以上电解槽产能占比约45%。三是产业结构优化。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有效实施,产能加速向清洁能源富集地区转移,电解铝使用清洁能源比例提升至25%。铝加工集聚化发展效应增强,涌现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与此同时,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出台《实施方案》,旨在加强全产业链统筹谋划,充分发挥我国铝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实施方案》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推动国内资源增储上产,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扩大铝产品应用,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铝产业发展体系。一是明确发展定位。聚焦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碳达峰实施方案、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等有关要求,提出促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年目标任务。二是强化系统谋划。立足全产业链,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系统谋划提升铝资源开发、冶炼加工、材料制备、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全链条竞争力提升的发展任务。三是突出创新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加快绿色智能转型升级,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铝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原料保障方面,力争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5%,再生铝产量1500万吨以上;产业布局方面,铝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提升至30%以上,清洁能源使用比例30%以上,新增赤泥的资源综合利用率15%以上;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一批低碳冶炼、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和高端新材料,培育铝消费新增长点。展望2035年,引领全球铝工业发展,高质量发展局面全面形成。

四、《实施方案》如何强化资源保障基础?

我国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但资源禀赋不佳,难以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亟需加强资源勘探开发和高效高值利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不断提升原料保障能力。《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一是加快推动国内铝土矿资源增储上产。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一批可供开发的铝土矿资源,鼓励开展低品位铝土矿、高硫铝土矿开发利用技术攻关。二是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伴生资源评价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三是推动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支持建立再生铝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提升再生铝原料循环利用效率,探索搭建“互联网+资源回收”新模式,推动再生铝与原铝、铝加工融合发展和高值化利用。

五、《实施方案》如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我国氧化铝、铝加工材产能扩张较快,企业同质化竞争加剧,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亟需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一是稳慎建设氧化铝项目。新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能效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不再新建或扩建以一水硬铝石为原料的氧化铝生产线,原则上新扩建氧化铝项目(包括使用铝土矿生产氢氧化铝的项目)需有与产能相匹配的权益铝土矿产量,具有一定的赤泥综合利用能力。二是优化电解铝产能布局。新置换电解铝项目应符合铝液交流电耗不高于13000千瓦时/吨、环保绩效A级等要求,鼓励采用500kA及以上电解槽,鼓励电解铝产能向清洁能源富集、具有环境和能源容量地区转移,加强低碳冶炼等颠覆性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三是推动铝加工产业集聚化发展。鼓励产能兼并重组,引导低竞争力产能退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围绕新能源、电子等细分材料领域,重点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优质企业,支持聚焦铝精深加工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六、《实施方案》如何提升创新发展水平?

我国铝产业创新发展机制尚不完善,低碳冶炼、赤泥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亟待突破,高强高韧铝合金等高端应用材料供给能力不足,亟需完善铝产业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方案》提出2项措施。一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铝行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下游重点企业等构建创新联合体和产业创新联盟,研究建立铝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支持铝行业生产应用、测试评价、中试等相关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产业工人、技术骨干、创新团队。二是提升产品高端化供给水平。开展高强、高韧、耐腐蚀等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研制高精度轧制装备及控制系统等关键装备,支持铝加工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供定制化、功能化、专用化的产品和服务,拓展消费潜力。

七、《实施方案》如何夯实产业技术基础?

我国铝产业标准体系不够健全,部分高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有待提升,亟需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夯实铝产业发展技术基础。《实施方案》提出2项措施。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建设。重点研制减污降碳、节能环保、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先进铝合金等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鼓励行业协会、企业、标准化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国内铝优势特色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二是强化质量技术基础。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组织开展包括铝行业企业在内的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引导铝加工等重点企业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加强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推动专用测试设备开发、计量技术规范及标准制定。

八、《实施方案》如何加快绿色化发展?

我国铝产业绿色发展压力依然较大,节能减排降耗面临技术瓶颈,用电结构还需优化,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有待进一步提升,亟需加快工艺技术及装备改造升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实施方案》提出2项措施。一是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创建一批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的标杆企业,推动实施大型化铝电解槽、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等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持续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建设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加快建设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开展绿色铝产品认证。二是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推进氢氧化铝焙烧、铝用阳极焙烧环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支持企业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投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等方式,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推动提高铝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加强运输车辆排放管控。

九、《实施方案》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

我国铝产业链部分关键环节的生产工艺机理模型建模难度大,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应用不足,亟需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实施方案》提出构建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推进数字化技术在铝矿山、冶炼、加工等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打造一批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加快在线监测设备、先进控制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智能装备和系统应用,提升铝行业安全管控水平。打造面向铝行业的关键设备故障解决、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环保智能管理、质量监测等人工智能(AI)模型,促进AI技术与资源勘探、采选冶、材料制备等环节深度融合应用,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水平。

十、《实施方案》如何深化对外合作开放?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全球铝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深化对外合作,仍需进一步提高国内企业境外投资合作和风险应对能力,推进合作共赢,为全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2项措施。一是加强国际投资合作。发挥铝工艺、技术、装备、标准、服务等优势,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鼓励企业在投资国开展公益活动、支持社区发展,营造良好社区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国外高端加工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厂以及国内企业参与国际低碳转型、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合作,加强研发、标准、人才培训等交流合作。二是提升对外贸易合作水平。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引导高端铝基新材料及制品高水平出口。落实再生铝原料进口政策,鼓励符合国家要求的优质再生铝原料进口。充分发挥铝期货、氧化铝期货功能,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保障。

十一、如何推进《实施方案》贯彻落实?

《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财政、金融、投资、进出口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指导地方将《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列入本地区相关产业规划和重大项目清单,统筹区域内资源开发、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扎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提升铝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精准有效支持铝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以及新材料制备、赤泥综合利用等技术攻关和项目建设,落实好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政策,鼓励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三是营造良好环境。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积极服务企业发展,发布行业景气指数和运行报告,引导企业理性投资、科学决策。鼓励地方出台促进铝产品消费、扩大铝产品应用的长期性、市场化政策,完善铝行业规范管理,培育标杆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