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实现秒级建模 “铁汉”与人流畅互动
“我们坚定地闯出这条智能革命之路,为的是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力。”4月15日,在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正为AI+智能数控系统首秀做着准备。面对全球工业母机智能化浪潮,这位国内中高端数控系统领军企业的掌舵人果断押注AI技术融合,让数控机床这个“铁汉”可以与人流畅“对话”。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有“工业母机”之称。太空遨游的飞船和卫星、冲上云霄的飞机、高速奔驰的火车、海底潜行的潜艇……提高中国制造品质,离不开高性能数控机床。
中国是最大的机床制造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高性能数控系统仍依赖进口,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歧视,不少企业花高价买回的是中低档或接近淘汰的产品。
华中数控 华中数控的应用工程师在操作智能数控机床。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30余年来,华中数控坚持自主研发“共和国当家设备”,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引领着中国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其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中国智造的实力与风采。
1993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1型数控系统问世,实现国产高性能数控技术的突破;2021年4月,华中数控发布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是搭载了AI芯片的人工智能数控系统,让这一传统制造装备进化出“神经中枢+数字触角”。
4月15日,陈吉红对着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发出指令:请编写一段程序,用直径10毫米的立铣刀,铣削一个直径30毫米、深度1毫米的圆台外轮廓。
仅用了2秒,AI智能助手就给出指令。陈吉红一键下发指令,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指挥”铣床使出“绣花功夫”,铁臂仿佛匠人之手,精准地操控铣刀在原料上细细雕琢,圆台外轮廓逐渐成型。“即使没有学过数控技术的‘技能小白’,也能操控数控机床。”陈吉红说。
陈吉红回忆,十几年前,他们曾用华中1型数控系统改造一家大型飞机厂用了十几年的进口机床。一天,机床突发故障,技术团队赶到车间,经过通宵排查才发现,是老机床上原有的一根电缆老化,导致信号有误。现在,AI助手会“望闻问切”,再碰到这种情况,只需将手机对准机床的故障部位,几秒就能生成诊断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快速精准地解决问题。
目前,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已在重点领域、汽车领域实现数千套批量配套应用,建成数条汽车典型零件加工智能制造生产线,这组数据折射出湖北民营经济在智能制造主战场上的硬核担当。“在工业母机领域,湖北智造的发展前景令人振奋。”陈吉红表示,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华中数控将继续深耕智能制造领域,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湖北智慧、湖北方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