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 | 湖北软件产业规模占中部六省半壁江山
近日,《2025湖北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发布,2024年全省1076户规上软件企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546.96亿元,产业规模全国第八,占中部六省总量的48.3%。软件产业快速增长背后,是技术端、应用端的双重发力。
无需人工值守,一条产线便能自动完成上下料、加工、检测等工序。眼前的这款软硬一体化柔性生产智能制造软件,便是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武汉益模科技的核心产品,正在为一汽、联塑、美的等国内外知名厂商提供服务。

武汉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建平:构建企业这种(生产)标准流程,整体生产效率会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会降低30%以上。
工业软件被称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是智能制造的关键,但一度被国外垄断。想要破局,并不容易。从研发面世到不断迭代,益模科技连续十几年,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20%,用于产品研发。
武汉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建平:整个研发人员占比占到公司的50%以上了,会跟高校一起联合,做一些科技攻关类的项目,提升我们在整个行业的研发水平,今年一季度我们订单增长300%以上。
锚定打造中国“工业软件之都”的目标,近年来,湖北在技术研发与协同上下功夫。陆续建立“工业软件源代码开放平台”、成立智能工业软件研究所、实施软件产业铸魂工程,鼓励软件企业、工业企业、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开展全链条协同攻关。这种鼓励有真金白金的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以补助1000万元。
在运用场景上,湖北为中小企业定制了普惠性的“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给予每个试点3000万元资金支持。越来越多的工业信息技术服务商,加速向中小企业拓展服务版图。比如,格创东智推出的工业大模型——章鱼AI,就为超3万家企业提供了自动诊断产线故障、生成处置方案等服务,提升工作效率30%以上。
格创东智半导体产品部EAP系统负责人 刘亮: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我们可以推出不同模块的组合,包括轻量化、精准化的一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投入门槛和转型门槛,去年我们营收大概有10亿加。
技术研发+场景拓展双管齐下,天喻软件、开目信息等一批企业研发的“三维装配工艺规划软件”“片内电磁仿真软件”等多款产品入选全国首批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2024年,湖北工业软件产品收入67.36亿元,同比增长51.7%。湖北还在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领、应用场景牵引、软件人才培育等“六大行动”,力争到今年底,全省软件产业链业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软件处副处长 张彬兵:去年一年新登记的软件企业将近4万户,同比增长56.8%,国家和省级层面支持引导数字化转型、国产化替代供需双向发力,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也给我们的软件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