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新质生产力在湖北丨首创不断!联影“链”上湖北的背后

新质生产力在湖北丨首创不断!联影“链”上湖北的背后

2025-06-18 11:28长江云新闻

近日,武汉联影智融研发的一款新型手术机器人,突破行业瓶颈,开启了介入治疗新时代,已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临床应用。这项业内首创技术的诞生,正是湖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武汉同济医院手术室内,这款实时可视介入机器人正在实施肺部肿瘤手术。医生远程操控与CT实时成像协同配合,使手术并发症降低30%,患者辐射剂量减少56%,显著提升了诊疗安全性和精准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放射科教授 王南:第一次实现了CT透视下引导穿刺针在体内运行,我们这边大概做了有100多例的病人,一针到位在99%以上。

这项业界首创产品为什么诞生在湖北?首先,得益于创新土壤的培育,湖北有顶级的科研院所、国内一流的医疗机构,这些都为企业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五年前,在与医疗机构的走访沟通中,联影智融发现,经皮介入诊疗普遍面临盲穿痛点。随后,企业和医院开启了联合攻关,临床反馈的每一个需求和数据,都转化为工程师的优化参数。历时上万次试验,最终,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放射介入资深产品市场经理 张帅:医生在临床经验积累过程中,最基本和最迫切的需求,也通过我们企业优质的转化能力,实现了转化。

研发成果有了,如何快速审批上市?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早在研发阶段,药监部门就已经介入,为后续的注册申报提供全程咨询和指导服务。2023年,研发项目还获得了武汉市揭榜挂帅重大专项政策支持。今年4月,这款介入机器人成功获批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目前已经在武汉同济、天津肿瘤、上海瑞金等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应用。

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审评一部负责人 蔡洋: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了解企业在注册过程中的难题,提出一些更好的工作举措、搭建平台,让他们和医院包括科研院所,可以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

依托协同攻关、政府助力,目前,联影在湖北的产业版图越来越大,累计研发业内首创装备十多个,获得授权专利超1200件,取得60余件产品注册。创新链也在带动产业链,四年前,跟随联影落户湖北的医疗装备零部件供应商凯瑞联,已经从一家工业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具备“研发、试验、制造、组装”全链条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武汉凯瑞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沈平:我们武汉的研发投入占整个投资比例的40%,在其他地方是没有这么高的,每年基本上保持了50%的增长速度。

眼下,联影已在湖北形成了产、学、研、医协同攻关的创新机制,拉动300多家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谢强:我们会奋力推进高端医疗装备在鄂的布局发展,构建医工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