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打造专精特新聚集区
9月1日,湖北省荆门高新区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铝锭经过熔化、铸造、后处理、X光检测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在技术工人和智能设备加工打磨下一套汽车轻量化底盘诞生了。
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轻量化底盘制造的企业,它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头衔。
“我国汽车铝合金轻量化底盘产业起步较晚,相比于汽车的动力总成、电机、轮毂等铝合金部件,铝合金底盘结构更加复杂、工艺过程更繁琐,因此技术壁垒也很高。”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与科技部经理张作琦说,“公司将汽车轻量化产业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现已成为国内技术最成熟、客户群体最广泛、量产型号最多的轻量化底盘供应商。主要产品前、后副车架总成市场占有率超过80%。”

湖北航特装备机加生产线

湖北航特装备机加生产线大景
与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相距不过2公里的另一家荆门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湖北绿钨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则是一家循环“钨”限、一往“钨”前的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废钨资源化回收利用及高端钨产品再造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着力构建“钨资源回收—资源再生—高性能钨粉末制造—高端硬质合金制造”的钨资源循环再生价值链。
数据显示,湖北绿钨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每年回收钨资源占中国原钨开采量5%以上,公司成立至今10多年时间里,共回收钨金属量近4万吨,相当于省下一座大型钨矿山的开采。未来,该公司将深度践行大道循环,引领双碳时代战略钨资源可持续利用新发展,争创世界一流的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湖北绿钨资源循环有限公司自动化控制中心

湖北绿钨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厂区大景
在荆门,有一大批像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绿钨资源循环有限公司一样的企业,它们专注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聚焦核心主业,个性鲜明、充满创新活力。
目前,荆门市共有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14家湖北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荆门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
精选细育,是荆门市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增多和壮大的核心因素。2021年9月,荆门市制定出台《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云雀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挖掘和培育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省级、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目前入库企业已有210家。
为鼓励企业创建专精特新“小巨人”,2021年7月荆门市出台《支持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政策措施》,对成功创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奖励30万元,目前,已对114家企业奖励3420万元。楚大智能、固润科技两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还分获中央专项资金212万和203万,用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在企业融资、人才培训、上市辅导等方面荆门市想方设法做好服务文章。今年上半年,荆门市举行9场工业企业银企对接活动,为佳悦新材、鄂电德力、京峻汽车、航特装备、协进半导体、优布非织造布等6家专精特新企业融资5.85亿元。从湖北省内高校、科研院所聘请41名专家型人才对口担任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帮助企业开展技术诊断,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成果转化。梳理出主板后备企业2家,创业板后备企业3家,北交所后备企业6家,新三板后备企业5家,共计16家后备企业,在未来两年内开展重点辅导培育。同时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支撑,不断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将荆门市打造成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
相关附件: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