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高支持8000万元 江夏打造武汉都市圈成果转化首选地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3月14日,武汉市江夏区出台“科创33条”,三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同时揭牌,全力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
3月14日上午,武汉市江夏区召开科技创新推进大会,区委书记张斐戴上了一款AR眼镜现场发言。
这款在透明镜片上呈现虚拟界面的眼镜,可以用于提词、翻译、支付等,是来自杭州灵伴科技的新产品。去年,灵伴与江夏区签约,设立华中业务总部及武汉研发中心,看中的正是江夏的创新生态。
杭州灵伴科技产品方案专家 刘晓庆:江夏这几年发展比较迅速,这边的人才蛮多的,各个产业的都来了,江夏的政府都是非常包容、开放的。
畅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绿色通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这需要政府主导搭建对接平台。大会现场,3家“江夏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分别聚焦船舶信息、高端装备和生物健康。与传统实验室相比,联合实验室更突出需求导向,精准开展订单式成果转化,把攥在手里的技术定向推介给企业,并根据企业需求调整研发方向。
湖北江夏军民融合船舶信息高端装备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祝涛:以项目来牵引,企业出题 ,然后我们企业和政府联合出资,来面向整个武汉市的高校研究机构发布指南。
湖北江夏实验室主任 张定宇:聚集高校的力量和4大家医院的力量,让那些“纸”尽快地实现转化,今年中期或者在年底的时候就会看到比较好的结果。
平台解决转化问题,场景解决应用问题。现场,江夏还发布了一份“场景机会”清单,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领域开放公共数据和应用场景,力争让一座城成为一个大的创新应用场景。
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熊汇捷:江夏区医疗资源比较多,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做大规模的超声机器人落地示范,让创新产品从“被看见”到真正落地应用。
此外,江夏还修订形成“科创33条”,拿出更多“真金白银”为科创护航。给予高技术、高成长的项目8000万元的创投支持,持续壮大千亿基金“矩阵”,鼓励更多“耐心资本”投向早期科创项目。
江夏科投集团董事长 韩伟:投得早,还要陪你一起走一程,今年还要设立概念验证基金还有专项天使基金,两年以内可以支持800到1000万的资金支持,不会断档,今年我们要实现政府投资基金过千亿的目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