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房县“房心办” 增强企业获得感

2025-03-26 17:46湖北日报

“效率真高,用工短缺问题很快就解决了。”3月19日,湖北中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副总李虎感慨。

今年春节后,该公司订单增加,急缺工人。房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动上门,会同人社部门和乡镇,组织44名求职者走进企业参观,35人达成就业意向。

近年来,房县锚定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目标,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3年来累计创建营商环境先行试点19项,全力擦亮“房心办”营商环境品牌。

“物流链”为企业节省8000万元

3月20日上午,大货车在房县北城工业园区的湖北城源科技有限公司门口排起长队——从全国各地运来的废旧小家电在这里拆解、分类后,被送到不同生产线加工,最后变成再生铝、再生铜、再生塑料等。

“自从有了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我们的物流成本下降了10%,每年节约资金8000多万元。”湖北鑫资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津龙说。

作为房县循环经济的龙头企业,鑫资集团已建成全国废旧电子电器产品交易中心,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布局废旧电子电器回收网点5300多个。

网点遍布全国,也让鑫资集团饱受“找车难”之苦。“最多时,每年物流费高达8亿元。”赵津龙说,长期依赖外地调车、APP平台叫车,成本居高不下。

去年,房县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启动运营,鑫资集团首批签约入链。

“打开小程序,输入用车需求,系统就能自动匹配出最合适的运力。”房县交建集团总经理程磊说,鑫资集团已从“社会找车”全面转向“平台找车”,综合物流成本下降10%,平均找车时间从一周压减到3天左右。

房县以产业链搭建供应链,先后开通房县至江浙循环产业专线﹑房县至广深纺织产业专线﹑房县至武汉黄酒产业专线,进一步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五证同发,项目拿地即“开工”

“半年时间从荒地到工厂,得益于房县推行的‘五证同发’模式。”3月21日,看着项目即将投产,房县鑫资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成勇满是欣慰。

该项目投产后可年处理含锌固废12万吨,生产次氧化锌3万吨,铁精粉5万吨,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税收2亿元,带动就业500人。

去年8月,房县鑫资锌业有限公司获批该项目土地使用权。得知情况后,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住建局等部门上门服务,通过协同会商、现场指导、靠前服务、容缺受理等方式,仅用一个工作日就为企业发放了设计方案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让项目“拿地即开工”。

房县推行工业项目“五证同发”服务模式,将原先的“串联部门”转为“并联办公”,推动项目审批部门线上线下协作联动,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房县营商办相关负责人邓青国表示,通过优化营商“软环境”打造发展“硬实力”,已成为房县的共识和行动,目前已经为5个工业项目提供了“五证同发”服务。

分类施策,群众无错即办证

“有了‘红本本’,心里踏实多了。”谈起领取房屋不动产权证一事,房县滨湖国际小区的业主黄金华仍难掩心中的喜悦。

滨湖国际项目建成于2012年,共有3栋楼559户。多年前,黄金华在这里购置了一套新房。

不料,购房后没多久,项目因涉及债务,土地使用证被查封,导致房屋的不动产权证无法办理。

房屋产权关乎民生福祉,是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保障。去年以来,房县超常规纵深推进城区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化解。

该县成立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多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走访、排查出住房类历史遗留问题项目14个,涉及住房4200余套。

房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赵勇介绍,按照“群众无过错即办证”的原则,他们推行“三分四制”办法,即证缴分离、证罚分离、证验分离,承诺制、容缺制、并联审批制、一票否决制等办法,量身定制具体解决方案,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顺利化解。

去年,房县共化解滨湖国际、鸿江学府、瑞富未来城二期、西街花苑等8个小区历史遗留办证难题,惠及业主1607户。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