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绿变钱”,抵押排污权贷款规模扩大 18家企业获得授信54.4亿元

2025-04-17 09:32湖北日报

4月15日,襄阳高新区集中式环境权益贷款银企对接暨现场签约会举行。18家企业通过抵押排污权,从6家银行获得54.4亿元授信。这是湖北自开展排污权抵(质)押贷款以来,银行集中式授信额度最高的一次。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71家企业办理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总贷款额12.53亿元,累计获得授信81.96亿元。

襄阳市志达海成专用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轻型商用车上装开发、制造,国内排名领先。“发展生产和减污降碳是不矛盾的,我们获得了兴业银行1亿元授信,这笔贷款来得恰逢其时。”该公司总经理杨波说,这几年公司发展较快,但厂房大部分来自租赁,因此走传统贷款途径缺乏抵(质)押物。有了这笔授信,公司将投建新工厂、买先进设备,届时新工厂可全部使用光伏和电能,年产新能源轻卡上装有望达到20万台。

2010年6月,湖北获批为国家首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排污权交易旨在让企业珍惜有限的排污权,加强研发投入和生产技术革新,减少污染物排放。截至目前,全省8022个项目参与排污权交易,累计交易金额12.9亿元,交易主体数量及成交价格呈上升趋势。

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需推动“绿变钱”和“钱促绿”融合发展。所谓“绿变钱”,就是优化制度安排,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所谓“钱促绿”,即发挥绿色金融功能,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前,湖北突破传统融资模式,将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转化为可抵押的金融资产。2022年6月,湖北开展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湖北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余秋兰解释,凡是参与排污权交易的企业,都可以把交易后的排污权作为抵(质)押物,向银行贷款。

“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绿色后盾,让市场环境‘优’起来;企业要争做绿色先锋,让环境权益‘值’起来;金融机构要当好绿色‘桥梁’,让环境权益活起来。”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田啟希望,更多企业能通过环境权益抵(质)押获得低成本资金,在绿色转型中抢占先机,让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