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制造翘楚”对接活动现场观察

2024-05-18 09:50长江云新闻、省经信厅

面对新一轮工业设备更新,湖北如何发挥制造优势乘势而上,在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来看记者在“制造翘楚”对接活动现场的观察。

记者梁蕊:“这块板子上展示的,是参加今天制造翘楚对接会的部分企业,除了湖北的制造业企业之外,还有来自安徽的、浙江的、广东的全国各地的制造业企业,这显示了湖北制造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今天参加会议的每个人手上都拿着这样一份清单,这里面收录了2000多台套湖北制造‘明星单品’,让采购商们可以清晰、便捷地找到自己心仪的‘湖北造’。”

活动现场,191个设备采购项目签约,金额达1001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是围绕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等湖北的优势产业。来自山东的这家电池制造企业,就将整条产线的设备研发、制造,交给了武汉逸飞激光。

华芯锂能(山东)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尧海:“在锂电池设备行业之中非常少的公司,可以做到全流程服务、全产线总包。我们二期、三期还会选择逸飞激光的设备。”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米仁兵:“我们会抓住(工业设备更新)机遇。我们目前在武汉布局了总部;在鄂州葛店布局了华中制造基地;在江苏镇江和广东的珠海、东莞布局了华东和华南的制造基地。”

湖北是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省份,研发力和创新力同样实力雄厚。签约会上,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就为一家船舶公司提供了一套激光焊接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总经理彭芳瑜:“我们从全工艺流程的成套来做了一些布局,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些紧迫的软件、工具、装备,还有一些成套的解决方案。”

“向外”设备供给,“向内”转型焕新。签约项目里,东风汽车、兴发集团、三宁化工等湖北传统产业企业,重点在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装备上进行了采购。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铁军:“向数字化、智能化这个方向转化,这是一个庞大的需求。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使整个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平台。”

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双向奔赴”,需要融资做“催化剂”。活动现场,20个银企对接项目签约,累计金额358亿元。武汉新创元融资了10亿元,对核心产品——半导体封装基板,进行产能提升。

武汉新创元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封装基板这几年大量还需要进口,所以是一个非常强的一个国产替代的需求。特别是人工智能、大算力芯片上面,对于高端基板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所以说我们要加快进度赶上这个需求。”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