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全国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

武汉15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超95%

武汉15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超95%

2020-05-09 11:31长江日报

  “湖北汽车零部件供应恢复了!一箱箱汽车总成、部件,被源源不断从武汉、襄阳、十堰、黄冈的工厂车间送往全国各地,我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攀升至80%以上。

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维护统一大市场,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切实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为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复产指明了方向。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启动了经济肌体的产业循环。

破难点、除痛点、疏堵点,推动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

包装箱缺货、模封材料库存见底……复工不久,高端存储芯片封测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深科技沛顿公司发出供应链求援信息。

第一时间,包装材料供应商从东莞支援,印刷电路板供应商从深圳调货,模封材料供应商在苏州响应。交通、海关和当地政府部门也携手为保障运输和进出口开辟绿色通道”……

没有一笔订单丢失,也没有一笔订单延期交付!公司生产计划及物流总监翟铁涛自豪地说,作为全球芯片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中国制造没有掉队!

生产的链条全速滚动,靠的是每一个齿轮的转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是分工合作、协同发展和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各地防疫形势不同,企业防疫能力不一。上游未能复产,下游就会断粮,复产难为无米之炊;下游未能复产,上游复产只会造成库存积压,甚至有再次停工停产的风险。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说。

重点领域先行,关键产业带动,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

47日上午,吉利汽车宁波春晓整车制造基地总装车间里,一片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佩戴口罩的工人从装配线旁的物料栏里拿出一只只车门拉手,精心装配到热销车型博越的门板上。

别小瞧这个不起眼的拉手,两星期前我们还在为它的断供发愁。基地副总经理徐晓航说,拉手的国内独家供应商湖北三环公司位于武汉,323日才正式复产。

回忆起打通供应链的点点滴滴,吉利汽车采购公司产能管理部部长潘晓春感慨万千,拿到第一版供应商风险梳理清单的时候,除夕的饺子还没上桌。当时,90%的供应商产能处于停滞状态,56%的供应商库存处于低位,潜在风险供应商累计近600家,湖北省内有150余家。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机厂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协同复工复产。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说,防疫物资紧缺,吉利迅速收集供应商需求,全市场搜货,一批批口罩等物资转送至物资短缺企业;供应商员工返岗率低,在宁波、阜阳、成都、贵州等地方政府和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帮助下,定点专车、复工专列接送上万名员工返岗……“目前,吉利整车制造工厂日产能恢复率达到100%,产量稳步提升,3月销量超过7.3万辆,环比大幅增长245%4月销量超过10.5万辆,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汽车、电子、船舶、航空、电力装备、机床等产业上下游链条长,精细化程度高,高度依赖供应链体系,对制造业带动作用大;磷肥、农机等基础性产业,连着春耕生产;油气开采、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关系民生保障;富士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事关就业大局;原料药、芯片等产业,直接影响国际供应链的稳定……

推动湖北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作为我国第四大汽车零部件基地、重要的磷肥生产基地,湖北省在产业链上位居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意义重大。

重点行业,上下游各环节一个个疏通,辐射全国大市场。

辅料终于有了着落!湖北宜昌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建旭松了口气。疫情防控期间,受交通管制影响,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湿法磷酸净化车间的生产辅料硫化钠、碳酸钡等一度告急,磷肥生产濒临停滞。后来,经过工信部、宜昌市和辅料产地政府部门多方协调,开通陆路绿色通道,驾驶员们日夜兼程地将辅料从天津、贵州等地运抵公司。

截至317日,湖北全省的重点磷复肥企业开工率、磷胺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4.3%83.9%,为全国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汽通用汽车武汉工厂上游有200多家本地供应商,工厂采购部成立了6个团队,与供应商实现无缝对接。不仅帮他们联系防疫物资,帮助协调员工返岗问题,还协助做好复工申报、现场审核等工作。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介绍。1200”战略取得了突出成效,326日,上汽通用武汉工厂上游200多家供应商已全部复工,同日,武汉市14家龙头企业、820家配套企业已全部开工;截至428日,武汉15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95%及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265  点赞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