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信厅2020年工作要点
索 引 号 | 757009218/2020-89580 | 发文日期 | 2020-01-21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
分 类 | 其他 | 有 效 性 | 有效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意义特别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信工作会议以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相关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一芯两带三区”发展布局和制造强省建设,更大力度稳增长、强技改、调结构、补短板、抓招商、激活力,更实举措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更高标准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省工业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目标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左右,保持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较快增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左右,工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稳步提升。应当说,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目标。全球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内“三期叠加”特征明显,体制性、结构性、周期性问题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更大,我省还面临投资下滑、重点产业和地区支撑减弱等现实困难。我们要保持定力,不懈努力。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齐全的产业链,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有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加之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加大,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湖北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大有可为,实现全年目标完全可能。我们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
(一)围绕总攻全面小康,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跨越的关口,是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经信部门不能当“看客”,而要当“剑客”;不能甘当配角,而要争当主角,将各项经信工作主动融入、全面对接、积极助推三大攻坚战。
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纳入全省工业及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在企业技改、项目建设、中小企业培育等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照顾,在向工信部申报项目以及评选省级扶持项目时做到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引导支持贫困地区选准产业发展路径、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稳固脱贫成果。二是做足网络扶贫。在网络建设、发展电商、信息服务等方面给力加力,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新型信息网络通信设施建设。协调电信广电运营商对贫困户让利优惠。三是做细定点扶贫。坚持“四个不摘”,认真履行牵头定点帮扶罗田脱贫职责,如期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防止因病因灾返贫;扎实做好上石源河村驻点扶贫工作。
加强污染防治。工业是能耗和排放的“大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责无旁贷。一是抓源头治污。综合利用能耗、环保、安全、技术等标准淘汰落后产能。严把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置换政策关口,坚决遏制违规新增产能。二是抓搬迁治污。推进市县完成119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和47家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努力实现安全环保达标、入园集约发展和技改升级目标。省经信厅将会同省应急厅就全省危化品生产企业装备状况进行全面摸排调研,提请省政府出台专项奖补政策,支持企业更改存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实现“技改”和“安全”升级,各市县经信部门要全力配合。三是抓长效治污。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制定推广绿色制造意见,组织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固废综合利用,加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建设,培育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防范企业风险。我们要强化风险意识,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有效防范和化解经信领域风险。一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密切关注高杠杆率、高质押率的企业,建立预警机制,实施“一企一策”,加强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防控企业经营重大风险。二是防范停产退规风险。加强停产和退规企业帮扶解困,防范资金链断裂风险。三是防范搬迁改造风险。积极稳妥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和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预案、强化措施,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环保事故,不遗留重大安全、环保隐患。
(二)围绕深耕区域布局,推进工业错位互补发展。
一是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依据“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坚持全省“一盘棋”和“三全”谋划统筹,完善政策引导机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逐步实现“湖北产业地图”导向规划。结合湖北产业总体格局、十大重点产业布局、百家产业集群分布,推进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一体化,支持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江汉、长江、清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园区建设。建设一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省级重点产业集群,推动生产要素、产业项目与产业地图、区域战略精准匹配落地。加强与工信部战略政策、产业基金对接,争取“十四五”期间更多项目布局湖北、更大投入落户湖北。
二是办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对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战略,按照“三区协同”理念,支持“一主两副”争创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先导区;支持鄂黄黄共创光谷制造业创新大走廊;支持十堰、恩施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随州、咸宁等地建设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支持随州建设专用汽车之都;支持宜昌建设绿色化工和国家仿制药生产基地;支持荆州建设现代食品产业基地和数字经济示范区;支持黄冈建设中医药康养产业示范区;支持荆门建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区和绿色磷化工产业基地。制定《军品科研生产领域“民参军”指导意见》,支持武汉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襄阳、宜昌、孝感等地建设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三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持续督促“县域经济20条”落实见效。发挥县域经济联席会议作用,做好2019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分析工作。支持21个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市加快发展,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筹备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
(三)围绕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贯彻六稳部署,紧扣工业增长这个主目标。实体经济是根基,制造业是脊梁,稳增长关键靠工业。我们要积极对接中央逆周期调节政策,做好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项目谋划实施工作,千方百计稳投资保增长,努力保持工业投资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努力提高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一是抓项目稳投资。加快推进“芯屏端网”、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及应急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项目,突出服务“一芯片三面板”、星晖汽车、汉龙汽车、广汽传祺、玲珑轮胎、山鹰纸业等重大项目增产见效,支持三安光电、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吉利汽车等建成投产。建立工业技改投资增幅及占比通报考核机制,推动建立三级领导包保重大工业投资及技改项目制度,推进产融合作,抓好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督促考核,形成抓项目促发展的强大气场。二是抓进规稳企业。稳工业增长关键要稳进规企业。我们要把稳规进规和服务企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三级奖补力度,建立企业帮扶机制,有效推进“个转企”、“小进规”、“退进规”工作,确保新增规上企业1000家左右,努力改变我省规上工业企业不及湖南、安徽等省的囧况。三是抓调度稳增长。建设工业企业运行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行业预警分析。坚持按月“监测、分析、调度、通报”制度,健全重点地区、行业、企业精准调度机制,抓紧抓实工业“开门红”,做好月保季、季保年稳增长工作。四是抓增量稳预期。重点抓好32个新增产值过10亿元重大增长点和296个新增产值过亿元新兴产业增长点,做实调度帮扶工作,推动投产达效。
2.强化技改升级,稳住传统产业这个基本盘。我省传统产业占比近八成,是“基本盘”和“台柱子”,不仅是稳增长的动力源,而且是新兴产业的奠基石。一是更大决心抓技改。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是稳增长转方式提质效的最现实最可靠最有力的举措,也是经信部门工作的优势、品牌和特色。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把技改工作抓紧抓实,把经信品牌唱响擦亮。要借政策东风,借中央逆周期调节政策东风,全面精准对接中央和省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基建等投入政策,争取更多项目和投资。要善于借力,借落实书记、省长批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李晓红等提交的发展湖北智能制造建议”之机,谋划推进全省工业技改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加强与发改、应急、财政、金融、科技、商务、统计等部门的合作,借力加力传统产业技改升级。二是更实举措抓技改。各市县经信局要将本地工业企业产业投资项目和技改升级项目进行普查,制定分年实施计划,包干负责,一对一帮助,大力支持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将抓工业投资、抓技改升级作为经信部门的首职、首责、首能。坚持干成为要,一个个企业、一个个项目抓落实、搞技改、上档次。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全面启动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高起点编制以“四化”为主线的《新一轮技改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三是更多投入抓技改。编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导向计划,完善省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专项债券等政策支持,全力争取参股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基金以及设立子基金的政策红利。各市县经信局要努力汇报争取本级财政加大投入,共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引导更多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力度。
3.实施创新驱动,打好固基强链这场攻坚战。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是大国博弈和国际竞争的重大举措,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是省委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行动。经信部门义不容辞、责任重大,必须稳扎稳打、务求实效。一是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作为科教大省,我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全国居中、中部靠后,令人如芒刺背、如鲠在喉,情何以堪!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尽快会同相关部门制定鼓励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奖补方案,引导企业走自主研发、创新驱动、集约发展之路。针对我省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不够的突出问题,大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支持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功能。推广“企业+创新团队+基金+园区”转化模式,集中政策和科技资源合力攻关,力争集成电路、光电芯片、高端数控机床、工控软件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获得突破。二是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制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梳理我省制造业重点领域补短板“一揽子”突破、“一条龙”应用目录,编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库和工业“四基”创新突破项目库,遴选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基础软件等强基项目进行创新攻关,力争3-5年产业基础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抓实强链补链稳链。编制湖北优势和特色产业链图谱,驰而不息抓技改、抓集群、抓创新,巩固提升汽车机械、食品、电子、石化、冶金、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链水平;突出半导体、光器件、新型显示、新能源电池、化工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操作系统等新兴产业链,制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招商和生产要素保障实施方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链,努力打造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链。密切监测制造业外迁动向,建立救助帮扶机制,千方百计留住产业链关键龙头企业。
4.突出先进制造,抓牢集群龙头这个关键项。一是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遵循产业集群发展规律,修订《产业集群考核评价办法》,实施分类动态考核遴选,努力打造“芯屏端网”、新兴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海空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培育质量品牌。深入实施“三品”战略,在消费品、电子信息和新材料领域滚动创建千项工业精品,促进“品质革命”和精品制造。开展质量标杆创建和对标提升行动,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遴选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量标杆。三是培育领航企业。研究制定办法,培育一批综合实力类和行业发展类的制造业领航企业,加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完善领航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支持政策,争创一批国家级制造业领航企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通信、信创等细分领域,通过以商招商等措施,打造一批“航母舰队”。通过3年左右努力,力争打造3家千亿元级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壮大50家左右百亿元级龙头骨干企业,培育1000家左右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和行业“小巨人”。
5.立足融合发展,抢跑数字经济这条新赛道。数字经济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先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湖北既要成为交通枢纽,更要成为数字枢纽。我们要担当主攻手、唱响主题曲,推动产业升级跨入数字经济新赛道。一是建强网络新基建。推动全省干网、城域网、接入网升级改造和5G基站建设扩面提速,力争年底实现地市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推动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落地,支持IPV6规模化改造。大力培育顶级节点生态,加快8个二级节点建设。争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北分院落户,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业大数据中心,发展跨行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省级工控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二是加快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落实湖北5G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计划,推动5G技术在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和跨界融合。制定人工智能、区块链产业发展计划,争创国家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筹备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世界存储大会。三是推动两化深融合。大力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和贯标工作,构建湖北上云企业数据汇聚平台、云服务资源池和软件开源社区,建设国家级双创平台20家,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制定智能制造实施意见,加大试点示范和业务培训力度,培育一批标杆企业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四是发展信创新产业。按照只做不说的要求抢抓机遇、加速发展。科学编制信创产业规划、“两基地一中心”建设方案和信创产业图谱,加快建设以芯片或操作系统为核心、以研发创新和系统集成为重点、以基础软硬件为支撑、以应用软件生态为保障的信创全产业链、全产业集群和全产业生态。
6.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这股新活力。作为主管部门和企业“娘家”,我们要倾情服务、全力助推,扎实做好支持和服务中小及民营企业发展工作。一是要强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中央和省减税降费、普惠金融、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等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二是要完善支持政策。推动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条例》,以良法善治解决广大中小及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突出困难。大力推动中央出台的支持民营企业“新28条”、我省“民营经济27条”等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着力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深入调研掌握广大中小及民企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积极研究制定解决的政策措施,为党委政府出好谋划好策。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覆盖全省,为中小及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和融资等急需的公共服务。三是要加大清欠力度。清欠工作是小切口、大成效缓解中小及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加强诚信环境建设的重大有效举措。工信部正推动将清欠工作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还将推动出台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条例。全省经信部门要敢于动真碰硬,全力以赴做好清欠工作。紧盯“零清偿”、清欠进度低于50%的地区和单位,加强督促检查、通报曝光,必要时提请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建立法制化的长效机制,确保无争议欠款全部清零、有争议欠款减少存量,严禁新增拖欠。四是要抓实负担监督。紧盯要求企业评比、订购、入会以及红顶中介等显隐性增负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企业负担第三方评估,坚决纠治违法违规加重企业负担问题。
(四)围绕优化经济治理,加强经信治理能力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经信治理效能。
一是善于统筹推进工作。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跳出经信看经信,站在经济抓经信,统筹谋划推进经信领域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增强宏观思维、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坚持稳字当头、实字托底、干字为要,注重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经信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抓手少。要学会谋划、积极争取,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小切口、务实干,抓细抓实、善作善成。
二是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发挥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淘汰落后联席会议、减轻企业负担办公室等平台的职能作用,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重点工作协同落实。科学编制“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国家规划和全省规划有机衔接。
三是加强党对经信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经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加强学习增本领,努力提高谋划能力、担当能力、协作能力和落实能力。坚持PDCA循环,既有计划又有执行,更有检查和改进的行动,形成工作闭环。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教育激励大家争当敢闯敢干的“狮子型”干部、善作善成的“骏马型”干部、任劳任怨的“黄牛型”干部;制治并举强管理,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省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消无实际意义的评选评审、调查摸底、总结报表;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务实创新、担当奉献、公正廉洁的经信干部队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