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信厅关于印发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 757009218/2025-14223 | 发文日期 | 2025-01-10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
分 类 | 其他 | 有 效 性 | 有效 |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经信局,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5年1月10日
为落实《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7年)》工作部署,全方位纵深推进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2025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目标
2025年,每个市(州)至少出台1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政策措施、至少举办2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至少打造10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率50%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站、1个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无人工厂或数字孪生工厂、1个5G工厂,实现全省10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超过70%、90%。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企业规模应用。
1.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对1000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量化评判企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对标转型标杆,找准转型切入点。开展20场以上“制造翘楚”暨数字化转型宣贯培训、供需对接活动,强化企业负责人数字化转型意识,逐步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装备工业处、各市州经信局)
2.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新增1家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更新湖北省上云服务商,采取“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持续发放5000万元上云券(算力券),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推动5000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打造50家以上可复制易推广的数字孪生工厂和无人工厂。(责任单位:中小企业处、信息化推进处、各市州经信局)
3.支持龙头企业智能化升级。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组建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重大项目库,筛选100个重点项目入库管理,跟踪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开发轻量化工业模型,形成5个特色行业专用模型。支持龙头企业承担人工智能揭榜挂帅项目,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打造100个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5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责任单位:规划和技术改造处、信息化推进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处、装备工业处,各市州经信局)
(二)推动产业转型提能。
4.推进新兴产业链式转型。“一链一策”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重点行业开展产业数字化协同改造。开展“企业上链用链市县行”活动,力争2025年上线平台企业和交易额实现“双倍增”。支持链主企业建设2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5个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接入二级节点和平台。深入开展大中小企业“携手行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打造20个以上链式转型典型案例。(责任单位:中小企业处、信息化推进处、电子信息产业处、装备工业处、医药处、各市州经信局)
5.加快传统产业数智赋能。立足汽车、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特点和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汽车产线柔性化改造,提升有色钢铁行业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每个行业各遴选5个数字化转型标杆。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分享标杆经验,为相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加强化工、冶金、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园区数字化基础能力升级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基础设施、资源能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共享共用。(责任单位:原材料工业处、装备工业处、信息化推进处,各市州经信局)
6.建设数字化转型集群。鼓励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县域设立服务团队,优先支持县域本土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扎根当地、做大做强,为中小企业提供贴身的数字化改造服务。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样板县域,引导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建设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园区5家。建设完善“楚企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支持市(州)、园区建设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平台+集群”“平台+园区”融合发展,建设5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中小企业处、产业政策处、科技处、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各市州经信局)
(三)优化转型资源供给。
7.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鼓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联合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1家获批国家级创新中心,培育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20个;支持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联合龙头企业,编制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技术攻关指南;发布《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推进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研发投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科技处,各市州经信局)
8.推动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支持工业软件龙头企业加快关键技术和产品迭代更新,打造一批高水平工业软件行业示范应用,培育2家产品和服务收入超1亿元的重点工业软件企业。创建湖北软件名品,开展湖北省首版次工业软件产品征集工作,对入选产品销售或采购给予奖励。(责任单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各市州经信局)
(四)夯实数字基础设施。
9.推进工业互联网赋能增效。编制出台《湖北省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能力升级和标识“贯通”行动,武汉顶级节点接入二级节点达到48个,累计接入企业节点数量突破5万家。梯次构建双跨、行业型、区域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新增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0家以上,其中2个省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各市州经信局)
10.加快5G网络建设应用。持续实施5G万站工程,配合开展“信号升格”行动,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支持武汉创建全国首批“万兆先锋城市”。支持随州、咸宁、恩施争创国家“千兆城市”。支持宜昌、十堰、黄石等地建设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2025年全省新建5G基站2.5万个,指导市州统筹布局建设5G-A网络与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5G-A多载波聚合基站达到9000个。加快5G网络在园区深度覆盖,分行业、分区域召开5G应用推进会,宣传典型案例、辅导项目建设,全年新建60家省级5G工厂,力争25家企业入围国家5G工厂名录。(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各市州经信局)
11.强化算力调度应用。争取东数西算中部调度中心落户湖北,打造区域算力互联互通核心节点。加快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武汉)等3个“千卡集群”建设,推动融合算力创新(宜昌)中心(阿里云)、武当云谷达到“万卡集群”。争取2025年算力规模达到12000P以上。建立省级人工智能公共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支持园区建设以高密度机架、高性能AI服务器为主的高性能算力设施,开展模型训练与推理应用。2025年,打造1个智能网联汽车超级场景,在制造、医疗、教育、建造、城市治理等领域打造5个特色场景,全省建设500个以上微场景,建成1+5+N应用场景体系。(责任单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处,各市州经信局)
(五)健全转型服务生态。
12.完善服务体系。探索制定《湖北省数字化转型工作站认定标准(暂行)》《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准(暂行)》,依托产业集群(园区)、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建设100个数字化转型工作站,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定期组织专家团队指导业务工作,完善服务体系。遴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构建省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分行业发布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案例集和工具集,形成面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规划和技术改造处、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各市州经信局)
13.推广转型标准。加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等数字化转型相关国家标准的宣贯推广力度,引导企业通过贯标打通数字化“断点”,创造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赋能的“增长点”。2025年,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00家以上,通过DCMM贯标2级以上企业100家。(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处,各市州经信局)
14.提升安全能力。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推动100家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企业开展自主定级、定级核查,引导企业完成分级防护、符合性评测、安全整改等工作。指导企业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提高工业企业数据安全保护能力。滚动编制省、市工业领域数据安全风险防控重点企业名录。遴选国内知名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商,免费为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工控系统网络安全评估诊断服务。(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处、各市州经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推进。成立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战略研究、重大问题提供政策咨询。各市(州)经信局对本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建档立卡”,强化要素保障,抓好推进落实。(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各市州经信局)
(二)加大资金支持。加快落实“数字经济15条”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引导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再贷款贴息、专项债对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的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对每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给予3000万元补助。(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规划和技术改造处、中小企业处,各市州经信局)
(三)营造转型氛围。持续举办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湖北区域赛等活动,开展不少于5场制造业数字化行业行活动,选派200名科技人才担任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按季度编制发布《湖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动态》,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责任单位:信息化推进处、科技处,各市州经信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