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110场
时间:2020-06-15
嘉宾: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吕晓华;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吴俊;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蔡铂。
内容: 6月15日,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10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出台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若干措施》相关情况。
文字实录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110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出台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若干措施》相关情况。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吕晓华女士;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吴俊先生;
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蔡铂先生。
首先,向大家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截至2020年6月14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8135例,其中武汉市50340例,其他市州17795例。
2020年6月14日0时至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病例。全省已连续27日无新增确诊病例,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102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6月14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全省累计病亡4512例,累计治愈出院63623例。
2020年6月14日0时至24时,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0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5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例。
通报完毕!
下面,请吕晓华女士介绍我省出台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若干措施》相关情况。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吕晓华:
非常高兴能够在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的第一个工作日,参加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第一场不戴口罩的新闻发布会,解读我省第一个专门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三个第一”实属不易。6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若干措施》(简称“数字经济13条”),这是我省首次针对数字经济发展制定的专项支持政策,可谓是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
制定出台“数字经济13条”,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长期性、战略性部署。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风起云涌,数字化扑面而来,势不可挡。数据成为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三大变革”的内生动力,也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顺势而为。我省具备“九省通衢”区位优势、“惟楚有材”的人才优势、也拥有“芯屏端网”的产业优势,同时还具备“顶级节点”的网络优势。去年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DNS)落户湖北、中部唯一,目前,在线运行的二级节点全国55个,有7个在我省。建成5G基站1.3万个,武汉是全国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全国首批5G商用示范城市,我省已具备了数字化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方案、5G三年行动计划、数字经济发展纲要等相关政策措施,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奋力抢占流量风口,成为重要数据枢纽”。出台“数字经济13条”就是巩固现有优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进一步将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网络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数字化浪潮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应势之举。我省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但危中有机,数字经济在疫情中韧性“补位”,线上经济、无人经济、到家经济、宅经济蓬勃发展,带动大量稳定的就业,并催生出新就业形态。视频会议、远程医疗、云课堂、网上展会等 “不打烊”服务,在支撑复工复产、提振经济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4月,应勇书记主持召开网信委会议强调,要以信息化助力疫后重振,抓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窗口期,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和线上经济。5月,晓东省长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湖北疫后重振。后疫情时代必将是数字经济的时代。“数字经济13条”就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我省疫后重振的有力之举。
二、文件主要内容
在制定“数字经济13条”时,我们重点突出了以下五个导向:即突出问题导向,补齐产业短板;突出目标导向,细化干货政策;突出创新导向,引领发展方向;突出激励导向,放大政策优势;突出责任导向、形成工作合力;更加彰显 “湖北重振、数字赋能”。文件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五”。
(一)聚焦五个方面。主要是设施网络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智能化、生活智慧化。这是文件主要五个部分。
(二)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实施5G万站工程。到今年年底,新建5G基站5万个以上,实现5G网络武汉市城区室外全覆盖,其他市州中心城区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等“四个覆盖”。二是实施大数据开发应用工程。以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武钢大数据IDC、腾龙数据中心、中金数谷等大数据项目建设,力争3年内国家级大数据试点示范企业达到30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三是实施万企上云工程。打造“云行荆楚”企业上云品牌,力争3年内全省建成较为完备的工业云平台体系,培育国内领先的平台服务商3-5家,再新增上云工业企业4万家,打造150家上云标杆企业。四是实施产业数字化改造工程。全面实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安全化为特征的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内网,开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力争3年内打造30家以上智能示范工厂。五是实施线上新经济培育工程。持续推动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争创“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为契机,每年开展信息消费“四个一”活动:举办1个信息消费节、1次信息消费荆楚城市行、1个信息消费体验周、开展一系列信息技能培训等,培育信息消费湖北品牌。
(三)创建五个示范区。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区,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信息化建设示范区。
(四)实行五项制度。一是实行联席会议制,省领导为召集人、省直12个部门单位参加,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厅,定期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实行首席信息官制,强化企业信息化领导责任。三是实行专家委员会制,建立省级数字经济专家委员会,为宏观决策、项目策划提供智库支撑。四是实行配套奖补制,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资金奖补数字经济相关项目及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五是实行考评监管制,建立准确反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势的指标体系,实行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数字经济13条”可以说是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包、加油包,干货多、力度大,当务之急就是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将红包雨变成及时雨,帮助企业恢复信心,渡过难关。我们将分级分类、分地区分行业,迅速开展政策文件宣贯,积极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奖补资金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资金早落地、早见效。也恳请各位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给予关心和支持,共同为我省打赢“两战役”、夺取“双胜利”提供数字化支撑!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下面,请媒体开始提问,提问前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长江商报记者:您刚才介绍的“数字经济13条”,给我们的感觉是干货满满,诚意十足。我们也注意到,在这个文件中“奖补”是个高频词,相信这也是每个企业所关注的焦点。请问数字经济的奖补资金是怎么安排的,重点会向哪些方面倾斜?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吕晓华:
谢谢您的关注。正如您刚才所说,“数字经济13条”是“真金白银、干货满满”,这样大力度的支持政策,是近几年来没有过的,尤其是在疫后重振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出台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既是顺势而为的务实之举,也是势在必行的必要之举,必将开启湖北数字经济大时代。
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奖补资金的安排,我们主要是按照扬优势、补短板、领方向、促融合的思路,重点支持以下四个方面(四个新)。
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突出扬优势。主要采取资金奖补、政府专项债安排、供电补贴、新基建项目库管理等方式。比如,在基站建设方面,省市县财政按1:2:2比例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连续3年对新建5G宏基站给予补贴;在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对获评国家试点示范项目每个奖补50万元,对省级平台每个奖补50万元等。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新技术),重在补短板。特别是支持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补齐工业软件发展短板,培育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比如在工业软件方面,对获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的每个奖补30万元,对省级工业APP典型应用案例每个奖补10万元。在人工智能方面,揭榜挂帅国家级每个奖补100万元、省级每个奖补50万元。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对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每个奖补50万元等等。
支持新型信息消费(新消费),意在领方向。引领信息消费的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对获批建设国家新型信息消费体验馆的企业事业单位予以100万元运营补贴,对国家新型信息消费试点示范项目每个奖补50万元,对全国新型信息消费大赛获奖单位最高奖励50万元。
支持融合创新发展(新应用),旨在促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比如,对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试验工厂、对制造业双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等领域的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每个奖励50万元。对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每个奖补30万元、省级万企上云标杆企业每个奖补20万元等等。谢谢。
湖北广电融媒体中心记者:请介绍一下当前我省5G网络建设情况及下一步推进举措。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吴俊: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具有带动作用,也是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赋能各行业的关键要素。省政府出台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若干措中,提出每年共安排2亿元资金,连续3年对新建5G宏基站给予补贴”,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推进我省5G发展的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前期,工信部在与省委省政府视频连线会议上也表示将大力支持湖北5G网络建设和应用。这些政策对加快湖北5G的发展增添了很大的信心,增添和很强的动力。今年湖北5G的发展受疫情影响有一些滞后,但是从目前情况看5G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
从建设规模上看。今年我省5G计划投资总额约75亿元,共新建5万个以上5G基站,其中5G宏基站1.9万个以上,微站和皮站3.1万个以上。建成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5G精品网络。受疫情影响,今年截至目前,已新建完工4000余个5G宏基站,完工率达25%。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复产,我省5G网络建设正全面跑出加速度,预计在9月底前全省地市完成建设任务,武汉市在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从应用发展上看。湖北省移动用户加速向5G迁移,截至5月底,全省5G套餐用户已达到305万。5G+垂直应用场景不断扩大,5G+智慧医疗、5G+高清直播、5G+智慧工厂、5G+智慧教育等一大批应用场景正在全面开花。此外,5G+车联网、5G+北斗精准定位、5G虚拟企业专网等创新应用也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显示出5G应用的广阔前景。
从政策保障上看。今年,省政府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消费扩张、加快5G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接地气、有干货的政策,形成了5G发展政策的初步框架。
下一步推进的措施:
措施一:进一步争取支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的指导下,进一步争取工信部及基础电信企业集团公司在5G政策、项目、投资等方面给予湖北更大的支持,力争我省5G网络建设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5G大省。
措施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省通信行业5G网络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省5G网络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在各市州设立的通信行业共建共享管理办公室作用,统筹推动5G网络建设。
措施三:进一步推动政策出台。目前,我局会同省经信厅正在研究制定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措施,将从规划布局、资源开放、电力供给、资金补贴、舆论宣传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实化,形成加快5G发展的政策措施,让企业受益。
措施四: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5G网络发展、电信设施建设与保护办法、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的宣传,将电磁辐射科普宣传纳入各类普法宣传、公益宣传、健康宣传范围,引导社会群众科学认识5G网络建设,科学认识5G基站的辐射,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5G发展的良好氛围。
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请问省发改委是否会编制数字经济相关规划?
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蔡铂:
感谢您的提问。目前,省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全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同时启动编制全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为了在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中科学提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和路径,我们开展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前期课题研究,同时围绕“新基建”、人工智能、在线经济等主题开展了多次调研。
数字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量”的角度看,据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2018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第8位,超过全省当年GDP30%;从“质”的角度看,2018年我省有独角兽企业5家,2019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2家,均是数字经济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同时以小米、小红书等互联网企业的“第二总部”扎根武汉,食享会等瞪羚企业加快崛起。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通过广泛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我们实现了精准、高效防控,极大加速了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进程。发展数字经济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认为,“十四五”湖北发展数字经济有基础、有优势:论基础,“十三五”期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迅速增长,同时建设了一批数字经济相关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网络安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2家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光通信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信科、长江存储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论优势,我省兼具区位、交通、科教、人才、产业等优势,最近,我们又拥有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政策优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相比经济发达省市,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发转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市场主体培育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因此,我们在编制规划时,特别注重扬长补短,具体来说,体现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乘着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的“东风”,对接国家“新基建”重大战略和政策,按照《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策划和实施一批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数据智能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基础实施、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等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项目。例如争取建设全国一体化区域大数据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
二是注重数字创新能力提升。着力提升数字技术研发能力,加强5G关键技术和器件研发,围绕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设计软件、工业大数据、电子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科技攻关,突破和掌握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争取创建武汉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积极培育智能芯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群和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等。积极推动数字赋能传统优势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打造“未来工厂”和“未来农场”。
三是注重应用场景创造。围绕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聚焦民生服务,面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城市管理、在线教育、长江大保护、城市大脑等,推出一批面向全国的创新应用场景,吸引全国新技术成果在我省首发首试和应用。
四是注重创新体制机制。近期,中央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在数据领域,要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标准,加快培育数据市场。因此,改革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完善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加强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
下一步,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将坚持集思广益,开门编规划,广泛听取收集意见建议,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中新社记者:湖北工业互联网目前的发展状况是怎么样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吴俊: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工业互联网作为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据中国信通院最新的预测,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经济增加值规模是2.13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1万亿元。工业互联网由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构成,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我省目前的发展状况:
一是初步形成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2018年11月,落户武汉的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中部节点在全国率先上线。截至目前,已接入7个节点、30个企业节点,标识注册量达4.3亿,日解析量超过11万次,涉及汽车、光通信、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多个垂直行业,服务范围覆盖中部4省(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并向周边辐射。
二是持续提升网络支撑水平。近年来,我省通信行业不断加强网络强国建设,基础通信网络规模、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良好支撑。截至2019年底,窄带物联网覆盖全省,IPv6基础设施全面就绪,省际出口带宽达到20T,全省行政村村村通光纤、4G全覆盖,实现城乡“同网同速”,网内通信和网间通信质量稳居全国领先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湖北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建设完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一期工程,并与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对接。实现对我省工业资产管理以及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控设备、系统以及工业APP的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
今年3月份,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从六个方面出台了20项举措,来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下一步,湖北省通信行业将认真落实好相关政策,深入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一是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络。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建设覆盖全省所有地市的高质量外网,积极引导基础电信企业深度参与工业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建设高质量园区网络,支持武汉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引领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努力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
二是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服务能力。增强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武汉顶级节点功能,在顶级节点上部署L根镜像服务器和区块链基础设施,把顶级节点打造成融合标识、域名、区块链的国家基础设施,通过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顶级节点基础设施的效能,全面支撑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年内接入二级节点10个以上,标识注册量达到10亿。
三是加快健全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湖北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二期建设,升级基础电信企业监测系统,汇聚重点平台、重点企业数据,提升对工业资产安全威胁预警能力及安全态势分析能力,实现中部地区监测协同,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安全工作机制,督促指导企业提升安全水平,形成多层分级联动、多方协同共治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体系。
谢谢!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摄影:孙望龙 文字整理:张均、郭妍捷、喻敏 校对:张均、郭妍捷 统筹:张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