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决策草案】《关于推动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送审稿)》

【决策草案】《关于推动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送审稿)》

2024-06-05 14:10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757009218/2024-41285 发文日期 2024-06-05
发布机构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其他 有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强县工程的实施方案》(鄂发〔2023〕8号),工业是强县的关键支撑。推动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在经信系统落地落实的重要任务。为加快推动全省县域工业做大做强,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会议精神,按照流域综合治理、城镇和产业“双集中”高质量发展和强县工程工作要求,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壮大特色产业,做优市场主体,引导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推动县域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县域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强县工程推进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力争通过持续推动县域工业发展,各地打造“搬不走、稳得住”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群体,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工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建立。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县域工业稳步增长

1.抓细抓实运行调度。突出抓好“四重点三匹配”监测调度,加强指标分析,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完善全省工业经济“赛马”比拼机制,坚持能进能出、动态调整,深化调度分析和结果应用,引导激励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区)比拼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能。

2.盯紧盯牢工业增长点。持续推动工业增长点投产达效,省、市、县三级分别抓好预增产值过10亿元、过亿元、过2000万元的工业增长点协调服务,抓实月度动态监测全覆盖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持续举办多种形式的增长点出力活动,稳住可靠支撑。

(二)加速产业集聚协同

1.壮大主导产业。按照“布局集中、功能集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要求,指导各地制定出台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支持各地打造“搬不走、稳得住”的主导产业。推动重点县市形成1—2个百亿级企业,培育2—3个产值过千亿的工业强县,打造产业融合升级版。

2.促进产业协同。推进三大都市圈制造业规划的县域实施,加强同流域综合治理与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精准衔接,促进区域间产业融合耦合。发挥县域力量,推动武鄂黄黄电子信息、低碳冶金等产业协同,落实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和“武襄十随”汽车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支持武汉建设“世界光谷”,推动襄阳都市圈汽车制造、高端装备产业提档升级,支持宜荆荆磷系新材料、江汉平原现代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3.提升园区能级。坚持“亩产论英雄”,推动园区布局集中,支持每个县(市、区)重点发展1个工业园区,协同支持省级安排不低于2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支持园区建设。推进化工园区规范管理,聚焦园区设立、管理机构、安全环保等7大重点方面,强化对约束性指标的跟踪考核,不断优化化工园区布局。持续提高化工园区发展能级,编制出台《湖北省化工园区提档升级实施方案》,培育打造5家千亿化工园区,推行“一区多园”模式,强化主园区对分园区对统筹协调和政策延伸覆盖,不断提高我省化工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加强市场主体培育

1.做强龙头企业。实施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加大对县域产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开展资源整合和市场布局,促进企业壮大规模,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做好补链强链延链工作,培育成长为在技术、标准、市场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和掌控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

2.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在县域重点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生产管理精细、工艺技术独特、创新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特定细分领域,生产技术工艺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努力实现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县域全覆盖。

3.做优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政策机制,支持推动工业企业上规入统。建立入规企业培育库,加大退规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分类加强帮扶指导,抓实“返规上”“小进规”工作,推进“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持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四)提升企业竞争力

1.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指导各地围绕工业主导产业,建立企业创新需求及创新供给动态信息库。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积极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创建。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赋智专精特新企业,倾斜选派科技副总,持续加大供需对接,推动产学研合作。

2.支持企业加强“三品”建设。开展“三品”建设,提升产品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加强县域企业品牌的培育、创建、提升和宣传。引导各地提高产业品牌意识,深入挖掘特色资源,持续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形成区域产业品牌效应。支持县域龙头企业完善品牌管理架构,加强品牌质量管控,建立品牌保护机制,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支持企业开放合作。指导各地精准定位产业方向,引进外部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各地积极建立完善合作平台,鼓励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产业配套供需对接活动等,引入外部资源和企业。指导拓宽合作渠道,与产业链重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协同,共同开拓市场。

(五)加快数字化转型

1.加强城乡5G网络建设。在襄阳、宜昌、十堰、随州、荆门等地市的22个县(市、区)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提高对农村新建5G基站的奖补额度,切实缩小城乡建信息化发展差距。持续在农村地区开展电信普遍服务,支持光纤从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实现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自然村光纤有效覆盖。深入实施工信部5G RedCap贯通行动,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对已建5G基站完成5G RedCap升级。

2.推动数字化园区普及。以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为抓手,引导工业互联网资源要素下沉县域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打通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最后一公里”。面向重点布局建设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鼓励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县域设立服务触点和团队,推动重点领域供应链平台与县域产业集群深度对接,打造一批县域制造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3.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县域工业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服务指导,开展新一轮万企万亿技改。支持县域龙头企业建设数字产线、无人车间、5G全连接工厂,鼓励加快发展以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等为载体的智能生产新场景。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组织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水平线上测评,分行业、分类别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和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形成一批具有推广性、示范性的典型经验和解决方案。

(六)加速绿色发展

1.加强节能减排。推进工业领域特别是钢铁、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性的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项目。结合我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加快重点行业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为方向的设备更新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加快推广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坚持节能监察执法节能诊断服务“双轮驱动”,帮助企业挖掘节能潜力,提升能效水平。

2.推动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鼓励在县域开展汽车零部件、机床、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产品高值化利用,鼓励推动废旧金属、纸、塑料、轮胎、电器电子产品等高效化循环利用,鼓励打造废旧钢铁、有色金属、动力电池再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依托襄阳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宜昌国家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和武汉市、宜昌市、荆门市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在县域培育扶持一批带动性强、示范性好的综合利用企业,建设一批特色循环产业聚集区。

3.强化绿色示范。充分发挥绿色制造标杆引领作用, 开展梯度培育,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制定出台全省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实施细则,建立省市联动培育机制,打造更多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全国标杆”。引导企业加大提标改造力度,培育能效、水效“领跑者”,强化示范带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经信厅统筹指导全省县域工业发展工作,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开展实地调研,督办、通报、协调发展事项。将发挥强县工程考核作用,制定考核目标任务和评分细则,以考核促进县域工业高质量。

(二)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县(市、区)主体责任,各地要对标责任目标,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做好任务分解和组织推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市(州)要加强协调,做好辖区内各县(市、区)的统筹工作,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县域工业工作方案,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和时序进度要求,推动工作落实落细。

(三)强化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鼓励各县(市、区)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工业项目,省经信厅将调整完善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专项支持县域工业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配套制定支持县域工业发展的资金政策。

(四)营造发展氛围。加大对县域工业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特色产业、优质品牌。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在推动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