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起草说明】关于《湖北省推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送审稿)》起草情况的汇报

【起草说明】关于《湖北省推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送审稿)》起草情况的汇报

2024-04-12 09:00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757009218/2025-08302 发文日期 2024-04-12
发布机构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其他 有效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湖北省推动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送审稿)》(以下简称《方案》)起草情况汇报如下:

一、起草过程及总体考虑

(一)强化三个对接。一是与国家整体部署对接,做好规定动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多次赴工信部汇报对接,聚焦工信部等七部门“四大行动”(先进设备更新行动、数字化转型行动、绿色装备推广行动、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结合我省实际细化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项目清单。二是与全省方案落实对接,推动“抢先发展”。按照全省“两新”实施方案部署,特别是“抢先发展行动”要求,积极谋划我省“设备供给能力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大设备研发和推广力度,促进“鄂产鄂用”“鄂产国用”;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本地生产供给能力;进一步促进“两新”协同推进,以设备更新加速提升优质产品供给能力,以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促进生产性设备加速更新。三是与各类支持政策对接,确保产融协同。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再贷款、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等资金支持。重点按照“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要求,会同金融部门编制再贷款需求清单,滚动推荐项目,协调意向银行开展尽职调查,确保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早日落地见效。

(二)突出三个关键。一是着眼于“准”明确重点。立足我省产业现状和转型升级方向,实施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动”,并对石化、冶金、建材、装备等重点行业技术发展路径、重点更新设备进行逐一梳理。二是致力于“实”细化保障措施。坚持“工作创新、务求实效”,从协同机制、滚动申报、产融协同、搭建平台、督促考核等方面,建立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确保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三是立足于“效”强化支持政策。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人行湖北分行等部门大力支持,从国家政策争取、原有政策加持、新增政策赋能三个维度同步发力,充分发挥省级政策的引导作用和省级资金的撬动作用。

(三)注重多方借鉴。深入研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央行等部委工作进展、政策取向的同时,汇集多方面情况,有效吸收并转化为湖北设备更新的政策举措。一是借鉴发达省份先进经验。积极学习江苏、山东、广东等省份具体抓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结合实际丰富我省设备更新的实施路径。二是借鉴专家专业意见。反复听取重点地区行业主管部门、重点领域专家意见,将其意见建议转化为务实管用的保障举措。三是借鉴企业需求呼声。自开展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先行工作后,不断梳理需求等清单。

在此基础上,《方案》经过多轮研究、细化完善,并征求了各市(州)政府、省直有关部门意见。新宇常务副省长、阅春副省长多次听取起草情况汇报,忠林省长4月29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此送审稿。

二、主要框架及内容

《方案》包括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支持政策四个部分。

(一)工作目标。到2027年,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以上,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为了促进目标落实,《方案》提出2024年的阶段性目标,即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85%、65%。推进武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建设,培育一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二)重点任务。坚持目标导向,提出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提升、供给能力提升等5个专项行动和15项重点任务。

一是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针对设备更新中高端化的主要环节,《方案》明确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高端先进设备应用、试验检测设备升级等3项重点任务,提出了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方向。二是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针对设备更新中智能化的有效路径,《方案》明确加快智能制造装备推广、数实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3项重点任务,提出了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范围。三是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针对设备更新中绿色化的重点方向,《方案》明确加快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装备应用推广、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等3项重点任务,提出了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更新范围。四是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针对设备更新中安全化的底线要求,《方案》明确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安全改造、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装备等3项重点任务,提出了重点行业本质安全提升改造更新范围。五是实施供给能力提升行动。针对鄂产设备产品的循环畅通,《方案》明确加大先进设备推广和研发力度、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促进工业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协同推进等3项重点任务,提出了全省重点行业设备研发推广、装备制造业招商、优质消费品供给等实施路径。

(三)支持政策。《方案》共提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财政金融协同、实施贷款担保支持等10条政策。一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包括争取国家资金对重点项目的支持、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等方面,加快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工作实效。二是加强财政金融协同。包括对重点项目生产设备购置额的补贴由8%提升至10%、列入中央再贷款项目升级叠加省级贴息1个百分点、设立200亿元省级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贷等。三是实施贷款担保支持。包括设立100亿元“楚设担”,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担保费给予补贴等。四是推动设备融资租赁。鼓励金融租赁公司提供多元、灵活的融资租赁产品,对企业租赁费用给予补贴。五是梯次推进试点示范。对省级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给予奖补,与国家政策形成合力。六是深化数字赋能增效。向中小微企业发放上云服务券、对5G宏基站建设超上年度增量部分给予考核奖励。七是推广应用创新产品。对纳入国家和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目录的产品,对研制方和示范应用方给予补助。八是支持供应链平台服务设备更新。发挥省级供应链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作用,引导供应链企业参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九是增强资源要素保障。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优先保障。十是促进技改和设备更新落地见效。对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后年营业实现晋级提能的装备制造、家电等工业企业给予奖励。

(四)保障措施。一是强化协同推进机制,促进省市协同、部门协同、政企协同、银企协同,提升工作质效。二是滚动梯次申报项目,建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清单,加快推动项目前期条件落实,形成滚动申报机制。三是提升产融协同效率,建立项目清单更新共享和集中会商机制,实现企业融资需求、部门合规审查、部委审核推送、银行尽职调查的无缝对接。四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建立设备供给清单,举办“制造翘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常态化开展“十百万”供需对接、金融对接“专精特新”、消费品进社区进展厅等专项活动,积极支持鄂产设备参与国家设备更新。五是加强督促考核指导,建立完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月通报、季督导、年考核”工作机制,传导压力、形成合力。

三、工作建议

建议根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意见,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印发实施。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