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工业节能情况综述
分 类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16-05-10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经信委 |
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全省工业战线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工业节能工作,促进工业能效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完成工业节能年度预期目标。
一、工业能耗基本情况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为8279.48万吨标煤,同比下降2.31%,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05%,降幅较上年扩大1.75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年度下降4%的目标任务。
全省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综合能耗为负增长,占比51.2%,其中,钢铁、建材、有色、化工行业能耗降幅较大,同比下降分别为5.30%、7.19%、14.38%、1.53%;石油、电力行业能耗有所回升,同比分别增长0.36%、2.98%。综合能耗量排序前十位的工业行业见下表。
2015年能耗量排序前十位的工业行业能耗情况
序号 |
行业名称 |
综合能耗 (万吨标准煤) |
综合能耗增长(%)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 |
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948.17 |
-1.53 |
-9.69 |
2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840.30 |
2.98 |
2.71 |
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682.59 |
-5.30 |
-5.02 |
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110.11 |
-7.19 |
-17.10 |
5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205.04 |
0.36 |
-2.16 |
6 |
汽车制造业 |
188.41 |
-3.05 |
-12.66 |
7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56.81 |
-0.36 |
-9.47 |
8 |
医药制造业 |
131.44 |
-0.40 |
-6.21 |
9 |
食品制造业 |
121.67 |
0.35 |
-7.01 |
10 |
纺织业 |
118.61 |
-1.76 |
-10.32 |
二、工业能耗基本特点
轻重工业能耗下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全省轻工业耗能875.7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89%;重工业耗能7403.7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47%。轻重工业能耗比由2014年的10.5:89.5调整为10.6:89.4,重工业能耗占比小幅下降。
工业用电持续下降,电力结构日趋优化。第二产业用电1119.85亿千瓦时,下降3.03%;工业累计用电量1093.97亿千瓦,下降3.17%。轻重工业用电比为13:87,基本与去年持平,重化工行业用电普遍下降。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中水电占56.98%;火电(含生物质、垃圾发电),占40.17%;风电占2.1%;太阳能占0.75%。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新能源在总发电装机容量中占比提升至3.80%,电力结构日趋优化。
重点产品单耗下降,工业能效持续改善。2015年,51种重点耗能产品中43种产品单耗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能效水平有所提升。吨钢综合能耗572.68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0.47%;铜精炼单耗155.65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8.14%;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为11.01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18.07%;合成氨单耗1292.69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0.46%;烧碱单耗207.46千克标准煤/吨,同比下降7.26%;每万米布混合数综合能耗1842.5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6.69%;电厂火力发电每千瓦时综合能耗296.26千克标准煤,下降0.3%。
三、工业节能的主要工作
(一)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工作,大力发展工业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组织实施促进冶金、石化等4个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造升级,推进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强力淘汰落后产能,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落实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相关政策和要求。
(二)树立典型示范,推进低碳发展。组织企业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推荐一批电机、变压器、风机等节能产品申报国家“能效之星”和高效电机生产企业申报国家节能机电设备推广目录,引导终端用能设备绿色生产和低碳消费。推广能管中心建设示范项目成功经验,组织专家完成了8项建成示范项目的绩效评估验收工作。推进高效电机采标生产和推广应用,淘汰低效电机,进行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积极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地区,支持试点企业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数据存储企业节能减排路径。
(三)开展能效对标达标,强化企业节能管理。开展电解铝电耗指标核查,落实阶梯电价政策,促进电解铝企业提高能效水平。组织开展水泥行业产品能耗指标核查培训,夯实督查技术基础。组织第三方核查机构完成了我省高效空压机、通风机、水泵和配电变压器四类节能工业产品推广信息的核查,促进节能工业产品广泛应用。
(四)优化电力供给结构,实施节能减排调度。安排水电、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优先上网;落实火电机组差别电量政策,鼓励中小火电机组向大型高效率机组转让发电量计划,推进电煤发电效率的提升;支持常规火电机组实施热电联产改造,提高燃煤能效;合理安排电网和水火电机组运行方式。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结构仍然偏重。近年来,全省工业经济在做大规模总量的同时,严格控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规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工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全省轻重工业比由去年的36.3:63.7提高到37.8:62.2。传统六大高耗能行业耗能6816.44万吨标煤,同比下降0.87%,但仍占全省工业能耗总量的82.33%,结构仍然偏重。
(二)产能过剩继续制约节能减排动力。新常态下,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受产能过剩和工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企业效益下滑导致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不足。
(三)系统性节能减排亟待加强。目前,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多是围绕重点工序、重点设备、重点企业以及重点行业开展,对上下游企业之间衔接、行业间协同耦合、工业与社会间生态链接等系统节能减排重视不够,大大制约了系统层面节能减排潜力的释放。
五、2016年工业节能形势预测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我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将加快,结构性节能减排效果将进一步凸显。同时,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的趋势仍将持续,工业能源消费需求将呈现继续放缓的态势,高耗能行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继续下降,且高耗能行业内部将继续保持优化升级的态势。预测2016年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维持下降趋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望继续保持下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