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全省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分 类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16-07-07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经信委 |
1-5月,全省工业效益呈现出积极变化,收入、利润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企业资金链紧张等问题突出。
一、工业经济效益主要特点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回升。1-5月,全省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79亿元,增长7.2%,增幅较1-4月回升0.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与江西省并列中部第2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私营企业增长最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15亿元,增长11.4%;国有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25亿元,同比下降4.8%。在不同规模企业中,小型企业增幅较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66亿元,增长14.6%;大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13亿元,同比增长2.2%。在41个大类行业中,食品制造、汽车、电子设备、医药制药业等重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较高,均在12%以上。
(二)工业利润增势平稳。1-5月,全省规上工业实现利润955亿元,增长13.9%,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6.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10、中部第2位。销售利润率为5.8%,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27.7亿元,增长12.1%,私人控股企业实现利润469.6亿元,增长11.8%。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605.8亿元,增长14.8%,连续三个月高于小型企业。分行业看,41个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13个行业增速达到20%以上,其中石油加工由去年同期亏损0.3亿元转为盈利9.3亿元,电子制造业、食品制造、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分别增长301%、38.8%、29.5%、17%。分市州看,17个市州中,14个利润实现增长,增速前3位的分别是武汉、恩施、孝感,分别增长30.4%、21%、19.6%。亏损企业亏损额为86.4亿元,增长7.8%,较去年全年下降50.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三)企业产成品资金持续下降。1-5月,全省工业企业去库存步伐加快,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1397.3亿元,同比下降3.3%,降幅环比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产成品资金451.5亿元,同比下降14.3%;私人控股企业722.3亿元,同比增长5.7%。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产成品资金达875.2亿元,同比下降9.2%;小型企业522.1亿元,同比增长8.8%。
二、主要行业效益情况
制造业三大门类中,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利润均不同程度回升,分别增长13.7%、24.2%、3%。
消费品工业效益较为稳定。1-5月,消费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5386.9、310.9亿元,分别增长10.3%、13.7%。食品行业(含烟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10亿元,增长9.2%,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89.4亿元,增长13.3%。纺织行业效益低位企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9.9亿元,增长10.8%;实现利润49.6亿元,增长5.2%。
装备制造业效益高位运行。受汽车、电子设备等行业拉动,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09.8亿元、利润362.1亿元,分别增长12.5%、24.2%,同比分别加快8.1、21.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行业受购置税减半政策带动影响,效益稳定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9.3亿元,增长12.5%,同比加快12.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09.7亿元,增长14.6%。电子设备制造业受手机、光缆、显示器等行业带动,行业效益快速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8.2亿元,增长22.3%,同比加快9.4个百分点;行业利润实现55.9亿元,增长301%。但机械行业却呈现回落走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1.2亿元,增长8.4%,利润68.8亿元,同比下降1.8%。
原材料工业低位盘整。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矛盾仍较突出,原材料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26.5亿元,增长0.5%,增幅同比、环比回落0.7、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65.5亿元,增长3%,增幅环比回落3.6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下降20.6%;实现利润13.8亿元,增长54.8%。石化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8.1亿元,增长4%;实现利润77.7亿元,下降4.4%。建材行业因水泥、陶瓷等主导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全行业实现利润72.1亿元,同比下降1.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深度调整,工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加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行业亏损情况加剧。1-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额86.4亿元,增长7.8%,环比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石油开采、机械设备制造、非金属制品业分别亏损额增幅分别达到66.2%、44.7%、50%、35.6%。行业间分化加剧,41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利润负增长,7个行业利润降幅超过10%,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利润分别下降53%、50%、34.8%。
二是资金紧张较为突出。1-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3697.5亿元,同比上升10.3%,高于主营业务收入3.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达10%以上的增幅。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0.4天,特别是仪器仪表、电子设备行业,分别增加5.3、4.2天。41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应收账款增长幅度超过15%,其中,电气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行业应收账款增长32.8%、15.7%、15.2%。汽车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制造业等行业应收账款居前三位,分别达752.2、540.3、309.4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43.3%。
三是重点产品价格低位运行。1-5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7.3,同比下降2.7%,降幅较1-4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40个月负增长。多数重点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省内铁精矿、水泥(强度等级42.5,含R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9.5%、14.2%。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平台跟踪的160个产品中,同比持平或下降的产品达到114个,降幅超过20%的达15个。
(编辑:易飞 责任编辑:周开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