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2016年上半年全省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情况

2016年上半年全省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情况

2016-08-03 17:43 湖北省经信委
其他 发布日期 2016-08-03
发布机构 湖北省经信委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持续经济下行压力,全省工业投资呈现“增速平稳、结构优化、快于全国、中部居前”的总体态势,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下行压力较大,保目标的任务更加艰巨。

一、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总体情况和特点

(一)工业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增速高于全国。

1-6月,全省工业完成投资5843.2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1.3%,总量规模持续扩张。上半年工业投资月度增幅除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低于10%以外,3-6月投资同比增幅均保持在11%-14%左右,总体保持平稳。从总体来看,我省工业投资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投资总规模列江苏、山东、河南、河北之后,全国排第五位,位居前列;工业投资总量和增幅在中部六省中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下降较大,但降幅逐步收窄。

1-6月,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统计口径调整等因素影响,全省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442.2亿元,同比下降28.1%,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2.8%。综合上半年技术改造投资情况,4月下降到37.4%的多年最低点,到6月降幅逐步收窄,环比上升。二季度呈现技术改造投资降幅收窄态势。

(三)制造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投资呈现分化趋势。

1-6月,工业三大板块中,制造业是工业投资的主体,占工业投资比重89.2%,完成投资5210.6亿元,同比增长9.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完成投资461.2亿元,同比增加85.2%;采矿业完成投资171.3亿元,同比下降2.9%。工业41大门类中,化学纤维制造(99.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1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34.4%)、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29.8%)等15个行业投资增幅快于全省工业投资平均水平;食品制造(11.3%)、纺织服装服饰(5.4%)、医药制造(9.3%)、汽车制造(7.1%)等13个行业投资实现增长;烟草(-62.9%)、废弃资源综合利用(-33.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94.8%)等13个行业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

(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进一步加快,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2016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完成投资536.5亿元,同比增长16.4%,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3.9个百分点。其中信息化学品制造、公共软件服务、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快速增长,分别达到202.3%、121.1%、49.8%;国家调控的六大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得到有效抑制,完成投资1117.4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进一步放缓;重点监控的钢铁和石油加工炼焦行业,投资仅完成100.8亿元和20.63亿元,投资分别下降26.3%和44%。

(五)工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支撑工业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省新开工项目487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72个;已完成投资2539亿元,同比增长17.3%;已建成达产项目108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5个。其中,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29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26个;已完成投资1636.7亿元,同比增长44.1%;已达产项目66个,较去年增加4个。上半年,全省在建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8个,已完成投资1011.94亿元;其中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61个,已完成投资213.71亿元。全省104个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当年计划总投资478亿元,上半年已实际完成投资274.8亿元,投资实现过半。总投资160亿元的华星光电第六代LTPS面板项目和总投资78亿元的东风雷诺整车项目已实现投产;总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的武汉天马第三代LTPS面板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宜昌百里荒风电开发项目、总投资33亿元的襄阳众泰年产20万辆新能源整车项目均已相继开工建设。

(六)区域工业投资增速不平衡加剧,部分重点市(州)工业投资下滑。

上半年,全省17个市(州)中,三分之二的地区工业投资呈持续增长态势。荆州(34.8%)、宜昌(31.7%)、孝感(24.7%)、荆门(23.7%)、仙桃(23.3%)、黄冈(22.9%)、天门(16.4%)、襄阳(15.9%)等8市工业投资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有力的推动了全省工业投资的稳定增长。随州(11.4%)、十堰(7.7%)、咸宁(3.6%)等3市工业投资增幅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仍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工业投资体量较大的武汉市,上半年工业投资下降4.5%,为近年来首次,对全省工业投资影响较大;潜江、恩施、黄石、鄂州、神农架等地工业投资也分别下降17.7%、17.1%、16.6% 、3.4%和68.9%。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保增长的任务不容乐观。

从总体经济形势来看,去年以来,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持续疲软,困难加重。今年上半年我省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上升7.8%,同比不断扩大,企业综合用工成本上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不断上升。全省制造业应收账款3548亿元,与信贷余额3679亿元基本相当,为短期贷款1.2倍,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从工业投资到位资金看,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9.3%,低于工业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占投资比重超过85%的自筹资金由去年全年增长13.1%,今年上半年转为同比下降0.8%。企业自有资金更加紧张,更大程度的限制了企业投资的增长空间。同时,近两月以来,我省普遍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工业企业受灾较重,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困难和压力依然较大,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保增长的任务不容乐观。

(二)重大项目投资强度减弱,后劲乏力。

上半年,全省在建亿元以上项目3041个,与去年持平,但项目总投资额同比下降4.9%;已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7.9%,半年达产项目减少316个。全省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61个,完成投资231.7亿元,同比下降64.6%,单个项目平均完成投资3.8亿元,同比下降185%。

(三)重点区域工业投资下降趋势明显,调整压力较大。

武汉市是我省工业体量最大的地区,工业投资情况不容乐观。上半年,武汉市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开工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个;主要工业城区中,化工区、江夏区、东湖开发区的工业投资降幅也较大,分别下降50.6%、35.1%和31%;跨三环线的青山区、洪山区和汉阳区面临产业转型调整的压力,工业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68.4%、34.2%和66.4%;武汉市预计全年工业投资大约只能完成2300—2400亿元,将比去年下降15%左右。黄石市作为我省老工业基地,近年来因受到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工业转型和调整的压力较大,上半年工业投资幅度下降16.6%,特别是新开工的重点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大幅减少,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比去年同期减少91个,完成投资196.8亿元,同比下降32.2%。

(四)产业政策落地较难,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除市场需求疲弱、资金紧张等共性问题外,促进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投资建设的政策环境仍需继续改善。从市场环境看,依然有不少企业反映,部分基层政府办事机构不作为、审批手续繁琐、各类优惠政策难落实。同时企业办事遇到“玻璃门”、“弹簧门”等隐形限制情况依然突出,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估低、利率上浮大,各类手续繁杂费用高,信贷优惠政策难落实。同时,在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税负减免、技术支持等方面也存在政策落地难问题。从建设环境看,工业项目投资建设越来越受到环境的制约。受长江经济带重化工专项整治政策因素影响,沿江部分已获批建设的化工项目难以落地,宜都兴发化工有限公司300万吨/年低品位胶磷矿选矿及深加工项目(年度投资计划3亿元)、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5万吨/年合成氨原料路线节能改造项目(年度投资计划8亿元)等项目无法开工实施。

(五)民间投资信心不足。

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民间投资实现4905.7亿元,同比增长8.4%,低于全省工业投资增幅4.1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84%。民间投资意愿低、增长慢,影响了工业投资的回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