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分 类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16-08-29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经信委 |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的新变化、新挑战,全省经信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总要求,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全省工业经济总体朝着回稳向好的方向发展,主要指标快于全国,积极因素逐步增加,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快于全国、质效向好”的态势,但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困难挑战更加突出,稳增长、调结构、保目标任务更加艰巨。
一、生产增速逐渐回稳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19万亿元,增长8.3%,同比净增14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低于江西(9%)、安徽(8.5%),与河南并列中部第3、全国第8位。上半年工业增速逐步稳定在8%左右增长区间,1-2月增长7%,1-3月增长7.7%,1-4月增长7.8%,1-5月增长7.8%,1-6月增长8%。
2016年上半年部分省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序
省市 |
工业增加值增速 |
|
增长(%) |
排序 |
|
西 藏 |
12.0 |
1 |
重 庆 |
10.2 |
2 |
贵 州 |
9.7 |
3 |
江 西 |
9.0 |
4 |
天 津 |
8.9 |
5 |
安 徽 |
8.5 |
6 |
内蒙古 |
8.1 |
7 |
河 南 |
8.0 |
8 |
湖 北 |
8.0 |
8 |
江 苏 |
7.8 |
9 |
福 建 |
7.8 |
9 |
四 川 |
7.8 |
9 |
二、效益水平稳步提升
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快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达到20288、1159.6亿元,分别增长7.3%、9.5%,高出全国4.2、3.3个百分点。
2016年上半年中部六省主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
省 市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 |
企业产成品资金 |
|||
累计 (亿元) |
同比 (%) |
累计 (亿元) |
同比 (%) |
累计 (亿元) |
同比 (%) |
|
山 西 |
6027 |
-14.6 |
-51.6 |
1046.7 |
704.4 |
-16.5 |
安 徽 |
19132 |
6.3 |
847.60 |
18.2 |
1229.7 |
-2.6 |
江 西 |
14908.9 |
7.4 |
859.2 |
12.1 |
747.5 |
8.9 |
河 南 |
34992.6 |
5.2 |
2324.3 |
4.3 |
1483 |
-9.6 |
湖 北 |
20288 |
7.3 |
1159.6 |
9.5 |
1408 |
-3.6 |
湖 南 |
16063.1 |
7.9 |
691.3 |
6.9 |
850.7 |
7 |
主营业务收入高于全国。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88亿元,增长7.3%,高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6、中部第3位。分市州看,7个市州主营收入超过千亿元,其中武汉突破5000亿元,襄阳、宜昌突破2000亿元,潜江、襄阳、天门、宜昌、孝感、仙桃、咸宁等市州增幅达到两位数。
2016年上半年各市州工业主营收入及增速排序
市州 |
主营业务收入 |
增速 |
||
总量(亿元) |
排序 |
增长(%) |
排序 |
|
武汉 |
5383.2 |
1 |
1.9 |
16 |
宜昌 |
2582.0 |
2 |
11.1 |
4 |
襄阳 |
2476.9 |
3 |
14.5 |
2 |
荆门 |
1414.4 |
4 |
5.4 |
11 |
孝感 |
1255.2 |
5 |
10.9 |
5 |
黄石 |
1152.8 |
6 |
2.8 |
15 |
荆州 |
1023.7 |
7 |
6.1 |
9 |
十堰 |
855.8 |
8 |
3.7 |
14 |
咸宁 |
718.8 |
9 |
10.1 |
7 |
黄冈 |
703.2 |
10 |
5.8 |
10 |
鄂州 |
610.3 |
11 |
5.3 |
12 |
随州 |
605.2 |
12 |
9.1 |
8 |
潜江 |
517.3 |
13 |
27.3 |
1 |
仙桃 |
459.4 |
14 |
10.9 |
5 |
天门 |
349.4 |
15 |
12.9 |
3 |
恩施 |
178.7 |
16 |
4.7 |
13 |
林区 |
1.9 |
17 |
-25.4 |
17 |
工业利润增速小幅回落。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实现利润1159.6亿元,增长9.5%,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4.4个百分点,但增速位居全国第11、中部第3位。销售利润率为5.7%,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分市州看,4个市州利润超过100亿元,其中武汉超过300亿元,宜昌超过150亿元,武汉、孝感、荆门、仙桃、天门、宜昌、襄阳等7个市州增速超过10%,黄石、十堰、荆州、潜江、神农架林区等5个市州利润出现下降。
2016年上半年各市州工业利润及增速排序
市州 |
利润总额 |
增速 |
||
总量(亿元) |
排序 |
增长(%) |
排序 |
|
武汉 |
328.6 |
1 |
19.6 |
1 |
宜昌 |
174.2 |
2 |
10.5 |
6 |
襄阳 |
127.7 |
3 |
10.1 |
7 |
十堰 |
104.5 |
4 |
-9.6 |
15 |
荆门 |
76.9 |
5 |
13.7 |
3 |
孝感 |
65.1 |
6 |
16.4 |
2 |
荆州 |
48.6 |
7 |
-2.5 |
13 |
咸宁 |
47.4 |
8 |
5.3 |
12 |
随州 |
42.5 |
9 |
8.7 |
8 |
黄冈 |
30.4 |
10 |
8.2 |
9 |
仙桃 |
29.4 |
11 |
12.1 |
4 |
黄石 |
25.5 |
12 |
-7.8 |
14 |
天门 |
23.3 |
13 |
11.1 |
5 |
鄂州 |
18.4 |
14 |
7.6 |
10 |
恩施 |
16.3 |
15 |
7.1 |
11 |
潜江 |
1.5 |
16 |
-52.1 |
17 |
林区 |
-0.6 |
17 |
-48.7 |
16 |
企业产成品资金持续下降。上半年,全省工业企业去库存步伐加快,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1408亿元,同比下降3.6%,连续六个月呈下降态势,降幅环比扩大0.3个百分点。分市州看,3个市州利润超过100亿元,其中武汉超过400亿元,神农架林区、潜江、武汉等3个市州降幅超过10%,恩施、襄阳、随州等3个市州增幅超过10%。
2016年上半年各市州企业产成品资金及增速排序
市州 |
企业产成品资金 |
增速 |
||
总量(亿元) |
排序 |
增长(%) |
排序 |
|
武汉 |
474.2 |
1 |
-14.5 |
15 |
襄阳 |
185.2 |
2 |
12.2 |
2 |
宜昌 |
145.9 |
3 |
7.1 |
5 |
十堰 |
93.2 |
4 |
-3.6 |
13 |
荆州 |
91.1 |
5 |
3.3 |
7 |
荆门 |
70.5 |
6 |
-0.4 |
10 |
黄石 |
66.2 |
7 |
-7.6 |
14 |
黄冈 |
63.3 |
8 |
0.6 |
9 |
孝感 |
57.7 |
9 |
1.4 |
8 |
咸宁 |
36.7 |
10 |
7.3 |
4 |
随州 |
33.2 |
11 |
10.2 |
3 |
鄂州 |
25.8 |
12 |
-3.5 |
12 |
仙桃 |
22.5 |
13 |
3.5 |
6 |
恩施 |
17.3 |
14 |
16.5 |
1 |
潜江 |
15.7 |
15 |
-17.6 |
16 |
天门 |
9.3 |
16 |
-0.8 |
11 |
林区 |
0.3 |
17 |
-76 |
17 |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从轻重结构看,轻工业增长8.5%,快于重工业增速0.4个百分点。从制造业看,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分别增长4.9%、10.4%、10.2%,结构调整为38.7:35.1:26.2。从所有制结构看,非公有工业增长11.4%,快于国有工业增速13.8个百分点,占比提高至76%。从能耗结构看,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9.5%,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占比降至27.1%。从工业统计41大类行业来看,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化工、非金属制品、汽车等16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从产业部门分类看,支柱产业实力增强,食品、石化、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冶金、纺织、建材等8大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占全省工业主营收入比重达84%,其中,超过两千亿的产业有4个,食品(含烟草)超过3500亿元,石化、汽车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
2016年上半年全省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行业 |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
占全省工业比重(%) |
全 省 |
20288 |
100.0 |
食品行业(含烟草) |
3715.9 |
18.32 |
石化行业 |
2791.4 |
13.76 |
汽车行业 |
2749.4 |
13.55 |
电子信息产业 |
967.3 |
4.77 |
机械行业 |
2113.2 |
10.42 |
冶金行业 |
1568.5 |
7.73 |
建材行业 |
1616.6 |
7.97 |
纺织行业 |
1517.5 |
7.48 |
四、区域工业持续分化
上半年,全省17个市州中增速在10%以上有3个,8%-10%之间有10个,8%以下有4个,其中负增长1个。“一主两副”中心城市中宜昌、襄阳分别增长10.4%和10.2%,武汉受烟草等重大增长点出力不足影响仅增长4.3%,低于全省3.7个百分点。
2016年上半年各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序
市州 |
增长(%) |
排序 |
潜江 |
11.6 |
1 |
宜昌 |
10.4 |
2 |
襄阳 |
10.2 |
3 |
荆门 |
9.9 |
4 |
孝感 |
9.8 |
5 |
天门 |
9.8 |
5 |
随州 |
9.6 |
7 |
仙桃 |
9.2 |
8 |
黄冈 |
8.9 |
9 |
荆州 |
8.5 |
10 |
咸宁 |
8.4 |
11 |
黄石 |
8.2 |
12 |
十堰 |
8.1 |
13 |
鄂州 |
7.5 |
14 |
恩施 |
7.5 |
14 |
武汉 |
4.3 |
16 |
林区 |
-41.1 |
17 |
五、工业投入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省完成工业投资5843.2亿元,增长12.5%。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5210.6亿元,增长9.2%,所占比重提高到89.2%。技术改造累计投资1442.2亿元,同比下降28.1%,占全省工业投资比重为22.8%。从工业统计41大类行业来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化学纤维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28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投资增幅超过全省工业投资平均水平的有15个,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126%、99.6%、58.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13个行业投资较去年同期下降。分市州看,武汉市工业投资总量突破千亿,荆州、宜昌、孝感、荆门、仙桃、黄冈等6个市州工业投资增幅超过20%。
2016年上半年各市州工业投资及增速排序
市州 |
总量 |
增速 |
||
总量(亿元) |
排序 |
增长(%) |
排序 |
|
武汉 |
1115.27 |
1 |
-4.5 |
13 |
襄阳 |
757.77 |
2 |
15.9 |
8 |
宜昌 |
699.38 |
3 |
31.7 |
2 |
荆州 |
500.14 |
4 |
34.8 |
1 |
孝感 |
486.72 |
5 |
24.7 |
3 |
荆门 |
432.58 |
6 |
23.7 |
4 |
咸宁 |
330.92 |
7 |
3.6 |
11 |
黄冈 |
293.48 |
8 |
22.9 |
6 |
黄石 |
244.56 |
9 |
-16.6 |
14 |
随州 |
229.50 |
10 |
11.4 |
9 |
十堰 |
176.16 |
11 |
7.7 |
10 |
仙桃 |
175.96 |
12 |
23.3 |
5 |
鄂州 |
125.12 |
13 |
-3.4 |
12 |
天门 |
97.55 |
14 |
16.4 |
7 |
潜江 |
82.84 |
15 |
-17.7 |
16 |
恩施 |
44.17 |
16 |
-17.1 |
15 |
林区 |
0.42 |
17 |
-68.9 |
17 |
尽管我省工业经济总体平稳,但工业回升基础不牢,行业间、区域间分化较为严重,企业经营困难突出,特别是入梅以来我省遭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给工业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恢复生产和重建任务十分繁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下半年,各地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当前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稳增长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运行监测预警,强化生产组织调度,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强化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重大增长点投产出力,努力巩固工业回稳向好势头,奋力完成工业经济年度运行目标,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