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全省制造业实施 “技改提能 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方案 (2021—2023年)的通知

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全省制造业实施 “技改提能 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方案 (2021—2023年)的通知

2021-04-01 18:30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索 引 号 757009218/2022-01843 发文日期 2021-04-01
发布机构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文    号 鄂经信规划〔2021〕16号
机械制造与重工业 失效
文件名称 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全省制造业实施 “技改提能 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方案 (2021—2023年)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经信局:

为贯彻落实《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政策》(鄂政办发〔202061号)精神,我厅制定了《全省制造业实施技改提能 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1218

全省制造业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技术改造投资省、见效快、效益好,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能级快速提升的重要抓手。为贯彻落实《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政策》(鄂政办发202061号),全面推进以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为重点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打造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升级版,不断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制造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演进、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技改行动,加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应用,不断推进锻长板、补短板,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湖北制造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积极服务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强有力产业支撑。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重点服务1000个省级重大技改示范项目,带动全省企业实施技改项目超1万个、技改投资总额超1.5万亿元,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力争到2023年底技改在制造强省、质量强省、网络强省、数字湖北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以光芯屏端网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汽车、食品、石化、冶金、建材、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实力稳步增强,形成1000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3—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三、行动路径

(一)实施智能化升级行动。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推进数字赋能。全面推广管理系统、生产系统、研发系统的数字化应用与改造,推进企业上云用云,促进先进制造和优势特色行业领域升级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展数字生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上云标杆示范工作,打造行业企业示范标杆。推进网络协同。支持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内外网改造升级,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构筑网络化的生产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推动互联网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打造双向迭代、互促共进、开放共享的平台生态体系。推进智能改造。推动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技术在工厂广泛应用,实施以先进生产线为特征的迭代改造,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智能化样板工厂。支持企业应用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自动检测与装配装备、自动加工单元等智能化生产设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进行改造升级,支持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支撑软件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优质率。

(二)实施集群化发展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集聚区,开展产业链协同改造提升,增强产业和区域核心竞争力。聚焦关键环节和领域。围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发展质效,梳理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鼓励企业围绕五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软件应用)以及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固链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投入,突出产业化应用导向,遴选一批重点补短板攻关项目,解决一批全行业全产业链卡脖子技术难题,支持上下游产业配套改造建设项目,加快中高端产品产业化。协同配套改造。以价值链高端为目标,积极引导集群中龙头骨干企业实施技术水平高、投资强度大、改造成效好、质量效益优的技术改造,联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全面化改造,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新模式,整合形成良性互动升级机制,提高产品附加值率,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推动集聚发展。充分发挥中部区位和市场、人力和人才等比较优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汽车、建材、食品、纺织等行业为重点,加快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基础好、知名度高、引领性强的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一批潜力大、特色鲜明、具有比较优势的成长型产业集群。

(三)实施服务化延伸行动。深化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加快构建服务型制造生态体系,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加强产品、系统、工艺流程等领域的研发设计,强化对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服务支撑,引导企业加大对设计的投入和应用。依托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企业加快零件标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推进生产制造关键环节组织调整和柔性化改造。推进协同制造服务。引导制造业企业增强信息化方案设计、系统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实现研发设计、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等子系统互联互通、协同运行。支持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跨界联合,实现制造资源、制造能力和物流配送开放共享,提供面向细分行业的研发设计、优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控等云制造服务,推动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协同。发展服务外包。聚焦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外包,推动服务外包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引导企业树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信息技术、研发设计、能源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广泛采用服务外包。发展硬件+软件+平台+服务模式,支持设计协同、供应链协同、共享制造、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释放服务外包需求,推动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聚焦生产制造领域,推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四)实施绿色化转型行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清洁生产,开展节能改造,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实施再制造,提升绿色化水平。注重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聚焦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轻工、机械、化学原料药等行业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支持企业应用减污、节水、节能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进行改造,降低污染排放。推进危化品企业改造。加快沿江化工企业关闭、搬迁、转产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实施高风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和装备的升级、替代、或低危改造。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改造。促进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完善能源管控中心,运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工艺和装备,对高耗能通用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运行效率和能源效率,实现能源高效低碳化利用。强化资源综合利用。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改造项目,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磷石膏等综合利用水平。

(五)实施安全化管控行动。加快安全设备更新和工艺技术应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安全化水平。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方法的改造。以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为突破口,与应急管理等部门联手,从技术、工艺、设备、管理等入手,研究生产过程危险化学品在线量减量技术路线和储备数量减量方案,开发以低毒性、低反应活性的化学品替代高危险性化学品的工艺路线,开展缓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弱化反应条件的技术改造,全方位引导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强化安全生产装备技术支撑。加强安全设备、工艺和技术更新应用。支持企业加快安全生产新型实用装备(产品)的更新,积极推广重点危险化工工艺微通道反应器等安全先进工艺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鼓励企业在安全生产领域加大信息化技改投入。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集成改造,加快自动化控制、过程安全控制、安全仪表系统改造,打造企业、园区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工控安全能力和智慧化安全管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形成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围绕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目标,分行业、分地区分解责任目标,明确路线图、时间表,梯次推动项目建设;分行业组织五化改造提升的示范现场会,组织技术改造落实情况的大督查。

(二)全面咨询诊断。搭建咨询诊断服务平台,遴选一批五化技改方案解决供应商,分区域、分行业进行诊断咨询服务,对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实施改造升级过程中的各种难点和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每年诊断企业不少于3000家。

(三)强化金融支持。充分发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撬动和引导作用,重点支持五化提升行动的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引导市、州、县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制造业投资和技改项目的支持。协调省级投融资平台,以基金、股权、债券等方式,重点围绕工业强基、智能制造、单项冠军、创新平台等重大项目,分行业、分类别组织相应的产融对接活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大对技术改造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

(四)着力营造氛围。加大改造升级政策方针的宣传,突出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宣传制造业发展的先进典型,让企业家有更多获得感,形成有利于产业改造升级的舆论氛围。认真总结推广在五化改造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经验,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全社会、各级政府部门和各企业对技改政策的认知度和执行度,激发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附件:

 提意见 
./t20220118_3970746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