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 市州情况(一)
武汉市万名干部上门服务,弘扬“武汉必胜”精神。发动全市97个市直机关和区政府的千余局级干部、近万处级干部,每人包保服务2户以上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一个月来的走访服务企业达万余人次。梳理更新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国家、省、市政策126项,连续发布8版《政策汇编》,成立武汉市争取重大政策和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设立400亿元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200亿元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相继出台惠企“21条”、中小微“12条”,为企业纾困解难。坚定必胜信心,发出了“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的战斗指令,首场“云招商”活动中69个投资项目当场“云签约”,总金额逾2000亿元;举办“畅通武汉制造市场循环供需对接会”,积极开展“线上展播带货”活动;通过“汉融通”平台宣传引导403家机构、17957户企业入驻,成功融资2090笔,总金额达198亿元,开创了特殊时期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服务的“武汉模式”。
宜昌市搭建“企业方舱”,强化纾困解难。将1427家工业企业、1515家服务业企业、435家农业企业纳入“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服务对象,逐一落实包保责任制,建立帮扶责任清单,形成“企业有呼声、政府必回应”的服务新格局。搭建“企业方舱”,通过建立开放式财政金融服务平台和帮扶工作机制,为入舱企业“把脉体检”“输血救急”“保驾护航”,首批已入舱48家工业企业、21家服务业企业,已为16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62亿元,拟为25家企业提供增贷续贷支持3.89亿元,为10家企业到期债务进行展期、延期。
襄阳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工作机制。开发微信线上小程序,企业可通过手机及时上报困难,并与企业建立微信工作群,构建了长期帮扶、定期报告和协调联络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困难问题处理上实行销号管理,明确工作措施、时间节点等,每周报送问题处理进展情况,便于协调督办。发挥部门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协调,化解了员工返岗、原材料运输、合同纠纷、企业融资、惠企政策落实等5000多个问题,累计向251家包保企业发放银行贷款44.70亿元;为35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办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2725万元,为65家企业办理出口退税6204万元;为7521家参保单位免征养老保险4.3亿元。
黄冈市召开“千企大会”,靶向服务精准施策。建立“一个企业+一名市(县)级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套服务方案”的“四个一”服务机制,抽调2255名干部组建1186个工作组走访服务企业,实现了12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驻全覆盖。以视频形式组织召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千企大会”,会上对122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奖励1786万元。率先组织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全面摸底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及建议,制定市区63家企业用工和56家企业融资需求清单,积极搭建对接平台,通过多次召开银企对接会、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16场次实现了靶向服务。
十堰市注重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确保活动实效。强调“两个评价”,活动成效好坏由企业评价、部门服务好坏由走访干部评价;明确“两个不得”,职能部门专职领导和综合协调员不得以涉及多部门或没有明确规定为由而推诿,不得以承担单位安排有别的工作为由而拖延,激发干部主观能动性。聚焦资金、用工等突出问题,银行机构开展行长厂长“点对点”、“首贷”培植和金融政策宣传等行动;税务部门落实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15类230余条,减免税费9.7亿元;人社部门组织38场网络招聘会,共有2037家企业入驻,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47641个。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