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 市州情况(二)
自4月20日全省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开展以来,17个市州结合各自实际,深入开展企业走访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取得积极成效。截至5月18日,17个市州11996名干部累计走访18090家企业,收集问题19170个,已解决问题15726个。现将部分市州工作摘录如下:
荆门市聚焦四类共性问题,针对性开展精准服务。聚焦企业反映的融资、用工、销售等共性问题,通过包联干部解决一批、集中交办一批、统筹协调解决一批、市领导现场办公解决一批、提请省级层面协调解决一批等方式,针对性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696条。聚焦融资难问题,协调金融机构落实“三个大幅增加”“一个大幅降低”,即大幅增加首贷客户数、大幅增加信用贷款、大幅增加无还本续贷余额和企业户数,大幅降低融资成本。银行金融机构实施展期及无还本续贷185笔16.78亿元,38家企业获得专项再贷款8.7亿元。全市一季度净增贷款84.45亿元,同比多增21.65亿元,其中3月份净增54.23亿元,创历史新高。聚焦用工难问题,出台促进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十六条措施,建立完善企业岗位信息库,用好“网上就业局”,举办网上“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85场,促成6.3万余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对外输出务工21.7万余人。聚焦销售难问题,举办各类网上展会、线上推介、直播带货,帮助企业扩大订单。组建六大专班,分行业分部门开展本地产品对接活动,推广使用本地工业产品625类,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聚焦政策落实难问题,制定出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大宣传,编印发放政策“明白手册”和政策兑现服务指南4.5万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2.6亿元,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9.95亿元,企业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黄石市在四个方面发力,助力企业疫后重振。针对走访活动企业反映的流动资金不足、用工难稳工难、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该市精准发力强化服务,助力企业复元重振。一是在缓解企业融资难上发力。市财政设立1亿元市级应急保供专项资金池,组织金融机构按5倍杠杆放大信贷规模,给予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财政贴息、利率优惠,符合条件的一周内放款。截至目前已审批115笔5.5亿元。组织银企对接会10余次,协调贷款或授信批复99.6亿元。二是在招工稳工上发力。坚持行政与市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辐射周边鄂州、蕲春、红安等地,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51场,其中线上招聘138场,达成就业意向6816人;线下招聘13场,达成就业意向6387人,目前已成功入职8118人。同时,及时发放就业补贴、交通补贴、培训补贴、稳岗返还及创业担保贷款,免征社会保险费,全力帮助企业稳工稳岗。三是在政策落实上发力。加强省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30条”政策的宣传解读,建立涵盖24个市直部门和平台公司的惠企政策清单,编印《应对疫情惠企政策汇编》,下发至工业企业和部门,并将《汇编》制成了PPT通过网络进行发布,组织了一系列政策专场宣讲。四是在降低企业成本上发力。在企业社会保险费方面,免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中的单位缴存部分4.7亿元,返还失业保险费1743.2万元。在金融成本方面,累计办理对公贷款展期、续贷、延期还本付息1428户,金额158.4亿元;办理个人贷款展期、续贷、延期还本付息35920户,金额80.2亿元;新增发放对公贷款150.4亿元,综合融资成本4.99%,较年初降低0.89个百分点;减免涉企服务项目36个,为企业减免费用约506.63万元。在税收方面,办理延期缴纳税款审批业务487笔,延期税款金额5.65亿元;完成退税金额3000万元。在企业用能成本方面,为各类市场主体优惠电费6676万元,减免197家工商业用户天然气费用751万元。
鄂州市创新五项举措,助力企业加快发展。活动开展以来,鄂州市聚焦企业痛点,创新方式方法,累计为300余家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400多个,为保障企业生产、助力企业达产满产注入力量。一是开展云上直播招聘。人社部门推行“不见面”办理就业服务,实现网上求职招聘、就业补贴申请等14项服务线上办理;举办网络招聘会12场,提供岗位2.2万个,签约1200人;举办云上鄂州战“疫”直播招聘会,多渠道、分批次动态收集、精准匹配重点缺工企业岗位需求信息,组织枫树线业等6家骨干企业开展线上招聘,为60家企业招聘600多人,大力缓解了企业用工需求。二是强化项目建设原材料保供。加快推进鄂州市砂石料矿(黄山山体)项目建设,提高建筑砂石料市场供应能力,协调原材料生产、采购、运输、流通等问题,保证项目建设“不断供”。针对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鄂州段和鄂州至咸宁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砂石料缺口大问题,积极与周边城市砂石料供应商协调沟通,组织供需企业洽商会,解决项目施工的砂石料供应,效果明显。三是协调解决涉企外贸纠纷。针对受疫情影响外贸企业订单取消、出运拒收等问题,协助金诚橡塑制品等企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证明”,加大法律援助和信息服务力度,协助华顺鞋业、美昇服装、金诚橡塑制品等企业办理出口信用保险,减少企业的违约赔偿。四是开展银企对接。先后举办 5 场银企对接会,有 170 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共计 240.3 亿元,为武汉南都新能源、湖北虹润高科等全市 97 家重点企业发放贷款超过 10 亿元,占企业资金需求额的40%;累计为339 家民营及小微企业降息 2438.5 万元,为 188 家企业办理贷款延期,为 1000 多家民营小微企业放贷超过 22 亿元。五是开展供需对接。针对企业销售难题,组织开展本市重点在建项目与重点工业企业供需对接,以本地项目带动本地工业产品扩大市场,畅通本地企业与本地项目的市场微循环。宝武集团鄂钢公司与湖北交投、武汉航科, 鄂州通世达沥青有限公司与鄂咸高速,中建商砼公司与中建三局完成供需签约。
潜江市强化三项举措,增强走访企业实效。一是开展政策上门宣讲。进一步梳理中央、省、市关于疫情期间支持中小微企业系列政策措施,形成《潜江市应对疫情惠企政策汇编》,主动为330多家企业精准开展送政策上门,帮助企业吃透弄懂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二是推进“企业氧舱”建设。为帮助受疫情影响产生暂时性困难的企业缓解融资需求,恢复正常经营能力,联合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企业氧舱”建设,为困难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分类施治”的帮扶需求,截至目前,已支持合泰利、富阳化工、好彩头等19家企业“入舱”。三是降低企业成本。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印发出台《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共渡难关政策措施》,为163家中小微企业落实10%的用水优惠降价,为17786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落实5%优惠政策,为80家企业落实用气10%降价优惠;对返乡创业人员首次创业办理注册登记、正常经营6个月及以上、带动就业3人及以上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扶持创业补贴;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有效推动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先后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8笔1.375亿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