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版

|智能问答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49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49号提案的答复

2022-09-02 15:00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757009218/2022-33391 发文日期 2022-09-02
发布机构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信息产业(含电信) 有效

省民进:
    贵单位提出的《加快县域数字经济发展,为湖北发展注入新动能》提案(以下简称《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数字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中肯,对于我省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衷心感谢您为我省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在武汉召开的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致贺信指出,要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总书记贺信为我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今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2021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1万亿元,全国第8、中部第1;同比增长20%,GDP占比达到42%,拉动GDP增长7.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1.25%。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聚焦推动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编制印发《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数字湖北建设的意见》《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若干措施》《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湖北省数字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北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为突破性发展我省县域经济提出了数字赋能的发展蓝图和解决方案。
    二是夯实基础设施。5G网络覆盖持续深入。截至6月底累计建成5G宏基站6.46万个,全省乡镇及以上地区全部通达5G网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加快布局。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在用数据中心111个,边缘数据中心16个,在用机架数11.3万架,居中部第一。推动电信普遍服务。自2015年以来,先后完成6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任务,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6.98亿元。全省行政村光纤通达率、4G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网络基本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加速县域云网融合发展。面向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组织实施云网强基行动,遴选13个项目入选工信部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累计投资额达24.6亿元。加快发展物联网基础设施。建成NB-IoT基站2.9万个。鼓励企业加快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建设,拓展物联网融合应用。

    三是加强数据治理。加强政务云网平台建设。省政务办已全面建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全省“1+17+N”政务云体系,以省级政务云为核心,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的电子政务外网连通市州政务云、行业云。建成省大数据能力平台。省大数据能力平台集数据归集、治理、管理、共享和应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上联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下通市(州)共享交换平台,横联厅局信息系统,构建了以能力平台为核心枢纽的跨层级共享交换体系。构建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体系。累计接入17个市州和74个省直单位(含部分二级单位)1600多个信息系统的数据,分别发布省直部门和市州数据共享服务3405个和14393个,较2021年初分别增长23.8%和2.4%。申请并发布国家共享交换平台(含国家政务服务网)数据服务89个、国垂系统办件数据127类。对省大数据能力平台汇聚的数据资源进行融合治理后建成了全省统一的大数据仓库,包括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共享材料六大基础数据库和30多个主题库。其中人口库汇聚户籍、社保等12类数据26.45亿条,覆盖全省6915.03余万人;法人库汇聚数据3.42亿条,覆盖全省1013.72万市场主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库汇聚数据4.94TB,电子证照库汇聚证照数据2.77亿,完成证照签章2.77亿,覆盖国家电子证照363类,有力支撑了全省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与应用。
    四是强化应用赋能。坚持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召开以“全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省委、省政府“虎年第一会”,以省内最高规格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强化项目支撑。针对县域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治理水平、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牵头实施疫后重振产业园区提升工程,促进县域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截至2021年底,共实施项目77个,完成总投资283.65亿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持续开展“技改提能”“双联双百”“科技副总”等系列活动,全省建成全球灯塔工厂2家。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952家,工业企业上云达到4.02万家,上云覆盖率超过38.6%。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7.9%,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96 家、在建5G全连接工厂达到108家,在汽车、电子信息、钢铁等行业涌现了一批典型应用案例。农业信息化建设增效提能。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机累计安装北斗终端25659台套,完成监测作业面积5192万亩,数据交换汇聚总量达6000多万条。2021年,全省共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68.1亿元,占全国比重2.9%。数字商务带动消费成效明显。今年一季度,我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58.1亿元,同比增长21%,网络消费规模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九。跨境电商进出口超过35亿元,其中进口2.7亿元。全省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0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79%;离岸执行额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30.14%。
    五是大力培育人才。完善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产学研融合发展,指导支持华中科技大学设立未来技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设立芯片产业学院,加快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建设数字化人才平台。2020年,省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出资100万元,支持省人社厅建设“楚才卡”信息系统,将5632名高端人才纳入“楚才卡”服务保障范围,其中数字化与信息技术领域高端人才281名,为精准选派人才对接基层需要打下良好基础。服务基层数字经济发展。2020年起,我省组织实施“院士专家企业行”“科技副总”等服务基层项目,迄今已选派1536人,其中177名数字和信息化人才就基层企业提出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需求,进行专业指导,突破技术瓶颈,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下一步,针对您提出的四点建议,为加快县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我省拟开展以下主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组织开展数字经济立法,收集梳理制约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通过立法明确划定各级人民政府责任和任务,为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充分发挥数字湖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基建联席会议办公室、数字经济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快推动区域中心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向县域延伸覆盖,促进省市县多级数据流通融合、开放共享,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是进一步加快数据整合应用。支持十堰市联合宜昌、襄阳等地,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中部)落地湖北,打造国家数据中心中部集群。全面启动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程,建成后,省-市-县-乡网络带宽将达到双10G、1G、200M,并新建全省统一的网络、云资源和安全管理平台,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云网基础支撑。编制2022版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推动数据提供部门优化数据共享方式,按清单提供数据共享。以应用为牵引,依托省大数据能力平台和国家一体化在线平台实现数据供需精准对接,同时针对重点应用进行专项协调调度,推动数据按需共享。构建智慧科学的“一网统管”新模式,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政府职能,推动省域治理“可感、可视、可管、可治、可评”,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智能化。
    三是进一步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挥省预算内投资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大对县域园区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改造,县域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改造升级,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方面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落实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梯度培育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改升级,打造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打造千行百业应用场景,推进北斗导航、量子通信、超算中心、基础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文旅等领域融合应用。打造平台经济,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大平台经济支持力度,支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一部手机游湖北”文旅平台、大数据交易等平台做强做优,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型交易中心。
    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才支撑。将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纳入全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建立拟引进重点人才清单,支持数字经济领域企业采用期权、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加快引进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学科带头人、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加快建设数字化人才信息平台,以贯彻落实《2021—2025年全国组织系统信息化工作规划》为契机,推动到2025年基本建成分级管控、高效利用的组织系统数字资源体系,依托省、市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等,重点支持武汉、襄阳、宜昌等区域中心城市建立服务于县区的数字化人才共享平台。统筹实施“万名英才智汇基层行动”,聚焦基层数字经济发展等重点需求,统筹推进“院士专家企业型”“科技副总”“科技专员”“科技特派员”等服务基层人才计划项目,努力形成规模效应,营造“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浓厚氛围,激发基层自主创新创造活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