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85号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 757009218/2025-08261 | 发文日期 | 2024-07-23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
分 类 | 其他 | 有 效 性 | 有效 |
倪红卫、张静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出台促进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方面
(一)汽车零部件产业政策方面。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的决策部署,省经信厅组织人员赴武汉、荆州、十堰等重点地区专题调研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有关情况,形成了全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其中明确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是实施补链强链行动,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汽车零部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我省集原创性研究、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省经信厅印发的《湖北省汽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汽车零部件作为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领域,要提高我省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推进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增强零部件自主开发供给能力,提高核心产品竞争力,筑牢零部件产业根基。
(二)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激励政策方面。为引导我省汽车零部件等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助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补短板,锻长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激励政策措施,在我省重点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为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税费成本、加强人才支撑、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水平、财政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二、关于支持发展与传统汽车产业链重叠的新能源零部件企业等方面
(一)专项资金支持方面。近年来,省经信厅累计投入近10亿元技改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针对零部件发展的短板弱项,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工程,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大投入,开展智能化改造创新。引导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和“生产换线”、“产品换代”为主要内容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聚焦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面向装备、单元、车间、工厂等制造载体,围绕关键工艺、工业母机、数字孪生、工业智能等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智能化、工厂运营管理现代化,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
(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鼓励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汇聚创新资源,合作建设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8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支持东风公司牵头,联合武汉飞思灵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自主开发车规级芯片率先满足最紧缺的汽车芯片需求,逐步实现广泛应用搭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通车规级芯片从设计制造到上车应用的全产业链,突破车规级芯片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率先在湖北形成全国领先的特色车规级芯片产业集群,以共创共研共享促进产业发展。省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充分发挥平台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推进我省仪器开放共享服务。2023年,平台入网单位2162家、实验室2566个、1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设备20066台套,仪器原值共计107.13亿元,平台对外提供检测服务事项35716条。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7月22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