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0474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 757009218/2025-08262 | 发文日期 | 2024-08-23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 ||
分 类 | 其他 | 有 效 性 | 有效 |
尊敬的江寿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支持武汉化工园区产业发展。一是武汉市将积极推进武汉化工区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一核五链多新”现代产业体系。二是省科技部门将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件表面处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超双疏涂层、高性能聚氨酯材料、工业软件等重点支持方向,支持化工领域重点企业、研究机构牵头申报承担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建设,在膜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化学品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决策部署,省商务部门将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借助产业专题招商活动,依托中韩石化产能优势,重点聚焦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大力招引国内外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湖北,促成项目合作,推进石化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鼓励企业加强创新研发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省科技部门将积极支持化工领域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建设湖北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在光电材料、存储材料、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材料、化工材料等领域攻关产业关键技术。持续培育市场主体,扎实开展“春晓行动”,常态化推进政策分类指导、涉税精细帮扶、专利加速审查,培育壮大化工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三、加大对化工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力度。全省在建5G全连接工厂已达到108家,省发改部门将持续推进“5G+融合应用”工程,分类支持各行业领域重点项目,打造场景应用示范工程。省经信部门将充分发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引导作用,支持现代化工产业开展以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等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关键工序、核心装备升级换代,在“转”字和做“加法”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
四、积极推进全省化工大脑建设。搭建全省化工园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对接各园区智慧平台数据,推动跨部门数据融合,实现“政府+园区+企业”数据互联互通,让企业基础数据、园区和政府的管理数据在不同层级间进行归集和共享。以产业基础数据库为载体,打造产业地图、产业链图谱、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运行分析、风险预警、园区管理、线上巡查、线上复核、线上督办等多种应用场景,定期开展化工园区规范化运行评估,实时掌握产业发展态势、监测产业风险、优化产业布局。以及时的数据采集、标准的数据分析、逻辑的数据表达,提升政企协同效率,实现高效管理和精准服务。
五、推进石化产业节能增效和减污降碳。省生态环境部门将积极支持我省石化产业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的基础上加速发展。严格化工项目生态环境源头管控,化工产业布局、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应符合我省各级“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强化规划环评,优化规划布局、产业结构与实施时序,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煤电能源基地、现代煤化工示范区、石化产业基地等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新建、改建、扩建石化项目须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达峰目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关规划环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应纳入国家产业规划。新建、扩建石化、化工、焦化等项目应布设在依法合规设立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对于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项目,依法不予审批。
六、积极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一是省经信部门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履行牵头职责,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实施“一企一策”挂图作战,取得积极成效。《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清单》涉及478家企业,目前已累计完成467家,剩余11家按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5家、2025年6月底前完成6家企业。二是省生态环境部门将对需升级改造的化工企业,分类指导各地做好审批服务工作。对合规化工园区内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安全、环保风险较低,尚未达到安全、环保标准要求的企业,支持就地改造达标;对不在化工园区内的少数大中型化工企业,经评估认定安全、环保均已达标的,须进一步改造升级;对于不符合规划、区划要求,安全和环保风险较大,经评估认定,通过改造仍不能达到安全和环保要求的,须由地方政府依法责令关闭退出或转产。
感谢您对我省石化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8月22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