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湖北工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政策解读
一、政策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聚焦解决湖北省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研发、制造、配套服务等方面存在资源分散、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培育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工业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产业链韧性,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为打造制造强国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政策目标
围绕“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分三阶段推进:
(一)建库示范阶段(2025年):遴选30个优质平台入库,明确支持标准。
(二)扩面提质阶段(2026年):累计入库60个平台,重点培育20家示范平台,对接“楚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三)规范提升阶段(2027年):累计入库100个平台,培育50家全国影响力的优质平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重点支持方向
(一)六大服务平台类型
1.研发设计服务类:支持科研院所、设计单位、产业研究院、科技服务机构等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工业设计服务。
2.加工制造服务类:支持龙头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科研院所等共享设备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小规模生产服务。
3.生产配套服务类:支持生产配套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危化品处理等配套服务。
4.供需对接服务类:支持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平台等促进科技成果、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环节的高效对接。
5.数字赋能服务类:支持数智化转化服务机构、算力中心、数据中心、大模型训练基地等提供算力、数据资源及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
6.节能环保服务类: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协会、机构等提供工业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咨询或相关服务。
(二)三大发展方向
1.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平台与高校、企业共建,探索云服务、智能服务等新模式。
2.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设备更新,运用信息技术扩大服务覆盖面。
3.培育服务品牌:支持平台取得资质认证,提升信用评级和行业影响力。
四、预期成效
(一)企业层面:降低研发、制造、配套服务成本,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产业层面:增强产业链韧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三)区域层面:形成全国领先的工业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湖北省加快打造制造强国高地。
附件: